目錄
穿越千年,古鎮是最能鑒證歷史的地方。它經歷風吹雨打,將歷史的痕跡一遍一遍刻滿全身。或許它見過凄美纏綿的愛情,或許它見過壯觀宏大的戰爭,或許它見過神秘的傳說……古鎮的穿越,就在世人的面前展示無疑。
但火爆的旅游市場,往往讓這些屹立百年的古鎮充斥著相似的商業氣息。比如烏鎮、西塘、周莊……那如果你想尋覓一些原汁原味、清幽靜謐、人少景美的古鎮,不妨去瀘州看看吧!
1.堯壩古鎮—一座活著的古鎮
位于:合江縣
路線:成自瀘赤高速—堯壩鎮出口下,再行駛3km
堯壩古鎮歷史悠久,始于北宋,興于明清,是古江陽到夜郎國的必經之道,有“川黔走廊”、“茶鹽古道”之稱;古鎮匯集了川、黔兩省濃厚歷史文化和古風民俗,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西部川黔古鎮文化,是享譽川黔的文化名鎮、影視基地、佛教圣地。

清華大學古建筑專家陳志華譽之為“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著名學者于丹稱其為“活著的古鎮”。古鎮內有王朝聞故居、凌子風影視陳列館、東岳廟、油紙傘鋪、大鴻米店、曉云軒、周公館等景點。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2.福寶古鎮—中國山地建筑的典范
位于:合江縣
線路:成自瀘赤高速—合江縣下高速,再行駛20公里
福寶古鎮是國家級福寶森林公園的門戶。古鎮始建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積眾數百家,可為巨鎮”,成為大漕河流域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建鎮時因交通極不方便,謀生艱難,故以廟宇興場,得以取名佛寶場,后因在一次大火后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徑七尺大的鵝卵石,后改名為佛寶新場。解放后更名為福寶場。
福寶古鎮依山而建,保存完好。其中的回龍街是全鎮現保存最完整的一條古街,沿回龍橋而上,在大青石鋪成的街道兩旁,民房一間靠一間、大小不一,形成九龍巷、劉家巷、包青巷、柴市巷、雞市巷等五條巷道,是當時最熱鬧的繁華地段,并有回龍橋、三宮八廟、惜字亭等古建筑掩映其中。
3.樂道古鎮—古樸安寧的場鎮
位于:納溪區
路線:瀘州—藍安大道—G321—樂道古鎮
樂道古鎮在"首屆四川最美村落評選"中獲得"十大四川最具保護價值村落"榮譽稱號,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2010年列入瀘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古鎮中古街長約300米左右,寬不過2米,仍然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風格的川南為數不多的吊腳樓及清道光6年修建的禹王宮,盡管歲月的風雨和歷史的重載給街道上頑強的石板路刻上了深深的皺紋,但兩旁的木質民居建筑仍能映射出當年的華彩。
4.新溪子—有弧度的青石板街
位于:瀘縣
路線:從龍馬潭區馬沙橋出發—望江路—龍潭路—S307—新溪子古街
新溪子,因有一溪水橫穿主街而得名。依長江之畔,這里有古街、古道、古樹、江濱,曾經是長江上游一個重要的水運碼頭,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新溪古街,街道長約800米,建筑面積30000余平方米,房屋大部分是明清時期所建,成街于500多年前的明朝正德年間,至今仍有跡可循。新溪的古民居風格別具,其古、雅、幽、深的個性,又具有工藝美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還有獲載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火龍活動歷史,表演形式獨特,表演藝術精湛,具有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瀘州市享譽盛名。
5.立石鎮—藏了一座地下王朝
位于:瀘縣
路線:從龍馬潭區馬沙橋出發—龍潭路—S307—立石鎮
立石鎮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古稱立石棧,是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的古代驛站,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瀘縣志》記載,立石在明朝永樂年間更名為立石市,設立石馬驛站,因場后壁陡崖峭,巨石矗立,故改名為立石鎮。
鎮內古風古韻流淌,靈山靈水精華,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文化底蘊聞名川南。古驛站記載了立石戰略交通的重要區位優勢;古建筑展示了立石人民勤勞的風范和聰明的才智;古文化詮譯了立石社會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有“千年古鎮”、“長壽之鄉”的美稱。古街、古廟、古戲樓、古文化、還有古代官人府邸,這些都順著長長的青石板路得以延伸。
6.太平古鎮—赤水河畔的紅色記憶
位于:古藺縣
路線:廈蓉高速—敘古高速—古藺縣—太平古鎮
太平古鎮位于古藺河與赤水河交匯處,為古藺出川入黔的東大門,是兩省邊民互市,商賈云集,物資集散之地,被譽為川黔的水陸碼頭。
據《古藺縣志》記載,戰國先秦時,這里屬古習國部落和夜郎國,稱作落洪口。明代,江西隴南縣太平堡的商人朱復桐在此地定居,更落洪口為鹿平場,以紀念先輩朱熹在白鹿洞書院講學傳道。后朱氏后裔又易名為"太平渡", 以懷故鄉"太平堡",沿用至今。
太平古鎮有積淀深厚的紅色文化;1935年“四渡赤水”,中國工農紅軍在古藺縣境內轉戰54天,其中二、四渡赤水的主要渡口就位于太平古鎮,留下了大量寶貴的紅色遺跡和革命文物。
太平古鎮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四川省國防教育基地、四川省“十大最宜業街巷”。
7.二郎古鎮—醞釀美酒的古鎮
位于:古藺
路線:廈蓉高速—敘古高速—古藺—二郎鎮
二郎古鎮是全國100個著名鄉鎮之一,是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紅軍“開倉分鹽”的地址就在這里。也是國家名酒郎酒生產發祥地郎酒廠所在地。
古鎮依山傍水而建,從赤水河南岸循陡坡而上至官井,以峽長坡陡梯多為特色。建有德華隆、德謙裕、德祥盛、德祥裕、天益號、豐盛號六大鹽號,川黔十數縣的食鹽由此發運;
街道有茶樓、酒肆、百貨商店、山貨鋪子、煙館等百余家,挑夫、背足數以千計,有滇、黔、渝、湘、鄂、蘇等省市商人云集于此,市場繁榮、商貿發達、經濟活躍,素有“小重慶”之稱。解放后由于交通條件變化,鹽道改行,蕭條下來。但街道舊貌猶存,保存完善。
8.分水嶺古鎮—油紙傘撐起的浪漫
位于:江陽區
路線:成自瀘赤高速—分水互通下
這里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文化火龍節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灘灘酒,有生長400余年、直徑約2米的“香樟王”和生長200余年的神奇“夫妻樹”,還有100余年百年香樟樹遍布各個角落。
而源于明代清初的油紙傘,讓分水嶺古鎮成為目前中國目前唯一生產實用油紙傘的基地。被專家譽為“中國民間工藝的活化石”, 分水油紙傘廠的“美美”油紙傘是“四川省首批非物質性文化遺產”。
瀘州這些古鎮,每一個都美到驚艷,卻沒有那么多的商業味,遠離城市喧囂,讓人真正的放松,發現真正的生活式旅行。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12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