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處于青藏高原斷裂帶的龍門山腹地的彭州,注定其自然的多樣性和無限魅力。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龍門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白水河國家森林公園、白水河自然保護區等四大國家級品牌,筑成了彭州的生態屏障,成為人們避暑、休閑、渡假的生態綠園。區內的動物化石大熊貓、植物化石珙桐、地質奇觀飛來峰等,山區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
一、彭州自駕游景點簡介
有“天府金盆寶地”之譽的彭州市位于成都市北部,距成都19公里,幅員面積1420平方公里,人口78萬,是成都市19個區(市)縣之一。區內“上山一水三分壩”,4000多米的海拔落差,山丘壩俱全的地形和溫暖濕潤和氣候,決定了彭州豐富的礦藏、林業、藥材、水利和旅游資源。
“牡丹故鄉、避暑天堂、五教匯聚、地質奇觀”構成彭州四大主體特色旅游資源,彭州地處古蜀文明的原始核心地帶,有著4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古老的湔江在孕育了燦爛的古彭文明的同時,成為名動海內外的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的發源地,彭州博物館的國家一級文物居全國市(縣)級之最,牡丹文化歷史悠久,歷代名人輩出、人文薈萃。
彭州市“五教匯聚之地”和“七佛圣地”之稱,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俱全。彭州著名景點主要有:銀廠溝、九峰山、白鹿上書院、地震災后重建點(關口、通濟、海窩子、白水河)、丹景山、萬年葛仙山、三味水、縣城里頭有龍興寺等。
從平原壩區進入彭州丘陵地帶,再到龍門山高山峽谷;從養生名鎮新興鎮到古蜀文化特色的通濟鎮,再到“五彩鄉村”龍門山鎮;從“仿古風貌”磁峰鎮到“書院風情”白鹿鎮,一路風景變化無窮。在彭州災后重建過程中,不同的地域特色、人文景觀、建筑風貌和文化內涵的建筑被譽為“彭州民居”。彭州民居依山傍水,婀娜多姿,震后重展新顏,你想親眼去看看彭州民居的美麗嗎?
歷經“5.12”大地震洗禮的彭州白鹿,舊貌換新顏,鱗次櫛比的法式建筑,點綴于青山綠水之間,色彩斑斕。法式風情街、中世紀城堡、遺址公園、中法橋、溶洞飛來峰、白鹿民宿鄉村酒店……形成了今天獨特的風景線。
彭州白鹿場老街,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九年,是成都市的十大古鎮之一。1860年,法國傳教士洪廣化帶著圣經和他法國式的浪漫來到了白鹿鎮,依山傍水選址建造修道院,其上書院為培養高級神哲人員的高級修院,今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彭州白鹿歐式風情街區
通過嘔心瀝血傾情打造的場鎮核心景區,是體現白鹿風情小鎮的標志。如今,重建后的白鹿法式小鎮鳳凰涅槃,采用中世紀法式建筑風格,自然而然的延續了原味法式風情。
全鎮設計與規劃以普羅旺斯區的法國小鎮為原型,注重原汁原味的體現,同時結合白鹿鎮地形地貌,以坡地、草地、廣場、街道等多項細節表現出法蘭西民族的浪漫情懷。
彭州白鹿鎮民居一戶一景的精心設計,各不相同的墻面石材配以圓拱形花窗,更顯溫婉細膩,白色的立柱和彩色的屋瓦,映射出浪漫情懷。整個法式風情小鎮,將為游客提供純正法式體驗。紅酒屋、面包房、咖啡館、法國手工藝品等,讓每一位游客不用出國,就能感受到法國生活的趣味所在。街區雖小,但雕塑、廣場、噴泉卻無一不透露出溫馨與浪漫。
彭州地震遺址公園
原為下書院,又稱無玷書院,解放后,改建為白鹿中心小學,原下書院僅存門口一段圍墻作為文物保存在這里,見證著歷史變遷。512地震后,改建為地震遺址公園。設立地震科普館、地震體驗館、抗震訓練館。
彭州最牛教學樓
5.12大地震發生時,白鹿鎮九年制義務學校—中心學校周圍建筑物幾乎都在地震中倒塌,唯獨兩棟教學樓屹立不倒,該校1000多名師生全部安全撤離。
如今“史上最牛的學校”,最牛教學樓和前面這棟樓,本來是處于同一水平面的兩座教學樓,地震發生后,靠山的教學樓由于斷層的相互作用,向上抬升了3米,但樓梯依然穩健,僅輕微受損,白鹿中心小學1046名學生因此得以安全撤離。所以我們稱之為史上最牛教學樓。
中法橋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中法橋,又名金橋,始建于1893年,位于白鹿鎮金橋村西北100米。東西走向,磚石結構,雙孔拱橋,東起白三公路,西至下書院大門,是當時通往下書院的必經之路。白鹿中心學校就是在下書院遺址基礎上修建的,現已改建為地震遺址公園。中法橋全長30.8米,寬4.7米,跨度9.65米,拱高5米,橋欄高1米,橋面用青石板鋪成。地震后全橋僅余單孔,成為遺跡。我們可以從周圍數十根名木古樹依稀看到它昔日的輝煌。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19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