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來,無數的吟游詩人在祖國的美好山河下履痕吟蹤,在崎嶇險峻的古水道上跋山涉水,逐漸形成了一條在歷史中不可磨滅的詩歌走廊,
這一條唐詩之路,不僅是文化與自然共同演繹的絕美篇章,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傳承。
而新昌,正是這一世界級文化之路上的璀璨明珠。
?NO.1 天姥山古道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公山腳一清涼寺一儒岙鎮莊山自然村-天姥三重嶺一儒岙鎮朱路自然村—儒岙鎮會墅嶺村芭蕉山自然村—儒岙鎮會野嶺村——班竹村】
徐霞客于明崇禎五年(1632年)自天臺萬年寺入新昌,游歷天姥山、會墅嶺、班竹鋪等地并記述考察經過,霞客古道由此得名。從天臺萬年寺,登寺后高嶺,繁花夾道,登兩地界碑可欣賞天姥云海。然后經地藏寺入新昌縣境,下抵清涼寺,直達班竹村,一路隨溪谷下行,溪水清流,瀑潭連連,恍若世外桃源。
NO.2? 千丈幽谷
“千重幽谷秀,景色染溪清。久聞江湖傳,今來俠侶行。”
【千丈幽谷一東茗鄉石下坑村一東茗鄉東豐坑村石門坑自然村一倒脫靴一獅子巖一通天飯甄一城南鄉下洲村一城南鄉韓妃村】
沿著韓妃江,二十里幽溪,一路丹霞風輕吟低鳴,兩岸青山,綠樹青翠,飛瀑如練,行走江邊,兩座山峰中間夾著條幽靜的大峽谷,景色美不勝收;一路風景為伴,遠眺十九峰,更有酷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峽谷景色;田野與溪水、山峰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山野風景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NO.3 鹽幫古道
不論鹽鐵不籌河,獨倚東南涕淚多。國賦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勝栽禾。
【大市聚鎮青白石村一小將鎮結局山村—小將鎮里家溪村一大市聚鎮嚴丹赤村】

鹽幫古道,這是一條保存完好的古道,鹽販們沿著這條道路去販鹽,故有了古道名稱古道從大市聚青白石村出發,沿古道上山,越嶺而下過上陳山村,可到佛教般若學本無異宗創始人、東晉名士竺道潛曾隱居三十年的水簾尖,也是南齊著名道教學者顧歡的隱居地。全程景色秀美,水路與陸路交替,是驢行愛好者的經典路線之一。
?
?結語
唐詩之路不單是一條詩人吟頌浙東山水的詩路,更是書法、繪畫、詩歌交相輝映之路,是文化昌盛、詩歌興旺的標志。
在這條古老而又年輕的文化之路上,一個個傳奇正逐漸揭開面紗,披上不失古韻的現代外衣,展現出優美的文化活力。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20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