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過,草原的景致在悄悄發生變化,夏日的茂盛與金秋的豐碩微妙的轉化著,是時候北上尋秋了。不過草原之旅關乎游牧民族的傳統文化,不好好了解一下怎么行呢?



下馬酒:
酒被蒙古人看做是敬老和待客的最好物品。所以逐漸形成了飲酒的習俗,其中頗有講究,更有為遠道而來的客人接風洗塵的禮節——下馬酒。過去風塵仆仆騎馬而來的客人來到蒙古包前,喝下主人敬的下馬酒才能下馬。下馬、進門、迎接、送別時,都要敬酒,有時還要唱上一段精彩的敬酒歌。例如送客人上馬時,要敬上一杯“馬鐙酒”,祝愿客人喝了酒后腿上有勁,一路順風。今天人們按蒙古族傳統歡迎儀式的下馬酒,更多的意義是喝認識酒、友誼酒、祝福酒。
搏克(蒙古摔跤):
搏克是蒙古族傳統的體育娛樂活動之一,草原上的人們把蒙古式摔跤稱作"搏克"(蒙語結實、團結、持久的意思)。它是蒙古三大運動(摔跤、賽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還是開那達慕,"搏克"都是不可缺少的主項。2006年,蒙古族搏克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祭敖包: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蒙古族的祭祀,最隆重的是祭敖包。敖包亦作“鄂博”,是土堆子的意思,即用人工堆積起來的石堆、土堆。早先蒙古族以為天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源泉,特別加以崇拜。由于天地神沒有偶像,人們就堆敖包以象征,從而敖包就成了人們的崇拜物。人們通過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間風調雨順,牛羊興旺,國泰民安。祭敖包的時間不固定。祭祀時,先在敖包上插一樹枝或紙旗,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旗上寫經文。儀式大致有四種:血祭、酒祭、火祭、玉祭。血祭是把宰殺的牛、羊,供在敖包之前祭祀。以為牛、羊是天地所賜,只有用牛、羊祭祀才能報答天地之恩,酒祭是把鮮奶、奶油、奶酒灑在敖包上祭祀。火祭是在敖包前籠一堆火,將煮熟的牛、羊肉丸子、肉塊投入其中,人們向火叩拜。玉祭是古代人們以最心愛的玉器當供品祭祀。這些祭祀方式,都是表示對天地的虔誠,祈求天地給人們以平安和幸福。
呼倫貝爾草原旅游會看到哪些民俗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