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娜是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它在人們心中是智慧、科學、和平的象征,而在東方,在中國人的心中也有一位繆斯女神,那就是東南沿海人民信仰的媽祖。在中國的東南亞沿海地區,媽祖是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在漁民出海前,都要祭拜媽祖祈求平安,祈求能夠滿載而歸。

據說媽祖的名字叫林默,又稱默娘,出生在于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林默幼年時就比其他姐妹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長大后,她立志終生行善濟人,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愿。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大家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不斷為鄉親排難解紛,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兇趨吉。世人遇到困難,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通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不少礁石,在這海域里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測吉兇,必會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羽化飛升之日,實際上她是在海上救難時去世。但在后來的傳說故事中,林默羽化飛升這一天,湄洲島上群眾紛紛言看見媽祖乘長風駕祥云,翱翔于蒼天皎日間。從此以后,航海的人又言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林默娘救世濟人,澤被一方,被朝廷賜封,沿海人民便尊其為海神,立廟祭祀。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歷史上宋代出使高麗、元代海運漕運、明代鄭和下西洋、清代復臺定臺,都要祭拜媽祖,這一切都體現海洋文化的特征。這就是“有海水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媽祖”的真實寫照。而影響所及,媽祖由航海關系而演變為“海神”、“護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漢族民間信仰崇拜神之一。莆田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但是媽祖的娘家在寧德霞浦縣郊外一個小漁村-松山。現在的霞浦,有一座松山天后圣母宮。松山小漁村是“海上女神”媽祖的娘家,是媽祖信俗的重要發祥地和傳播地,這里的松山天后行宮成為中國古建筑中現存歷史悠久、規格較高的祭祀海神廟宇,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而這種媽祖文化也深深地影響著臺灣人民,霞浦媽祖文化協會就曾多次赴臺進行文化交流。媽祖文化使兩岸人民的交流更加密切。
專題來源:霞浦攝影
/xiapu/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2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