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三清山不遠的地方,有個靜謐的小山村:嶺頭山村。從三清山下來,住進農家小院,放下行囊,面對滿目蔥蘢的山野,溪水潺潺繞村過,炊煙裊裊飄山間。我們就像是從前的抗日隊伍,剛從硝煙彌漫的戰場撤下來一樣,來到這個群山環抱的大后方村子里休整,身心感覺是那么的放松、愜意,仿佛走進了一段田園牧歌式的生活里。

嶺頭山村,這個贛東北默默無聞的小村落,這些年因為著力開發鄉村旅游,已經漸漸的被外人所知。
小山村里,家家戶戶都是石頭房子,青灰瓦片屋頂,樸拙自然,這是村民們就地取材,撿拾山間的碎石砌成,有一種和諧的美。

在村中小道信步走來,可以看見許多農舍檐下懸掛的臘肉,那可是山里人家自制的美味。
隨便走進一個小院,木柵欄,木板墻,玫紅的門聯已經褪色。我和老阿嫲聊了起來,原來,他們老夫妻倆都已經80幾歲了,沒看出來,真是好山好水養好人哪!看到我們的相機都對著自己拍,老阿嫲索性放下手里的活計,喊來老伴兒一起坐在墻根兒,笑咪咪的讓我們拍個夠。

這位花白頭發的老阿嫲還綁了兩條精致的辮子,我想,在她還是年輕姑娘家的時候,就這么扎辮子了吧?
辮子一年一年的扎,容顏一年一年的老去,卻兀自渾然不覺。

在客廳里,擺著一條結實的長凳,放上石磨,老伯推起了磨盤,大媽尋機放進水泡過的豆子,動作嫻熟,配合默契。我們的小伙伴看著好玩,也上去試了一把,沒想到看人家磨的輕松,自己磨起來卻磕磕碰碰的,還把人家木頭磨把給弄斷了。

再走幾步,有個老篾匠在自家門口破竹子編筐,一根竹子被破成了數根細長的竹條,抽拉之間,力道流暢。老篾匠專心致志的干活,完全忽略了我們的存在。

穿過村道,上坡拐彎,見幾位壯漢正在高舉木樁奮力打糍粑。
原諒我看到這場面,腦子卻走神了:很久以前的某年大年初一午后,開車轉到了永安的貢川古鎮,饑腸轆轆的我卻滿鎮子找不到吃飯的地方,迎面撞見的就是這樣的畫面,幾個漢子一上一下的打糍粑,記憶和現實重合了。


打好的糯米糍粑,捏成一小團,再裹上花生沫沫和糖,就大功告成了。看后面那幾個孩子的饞樣兒!

我和伙伴們品嘗了糍粑,不遠處的人家,又在招呼著包粽子呢。剛過去的端午節,各式的粽子在我們的嘴里還余味裊裊。這里,村人們包的粽子也大同小異。
在村子來轉來轉去,家家戶戶忙活的熱氣騰騰,就像是過節一樣,我們不光吃了糍粑,就看那么多好吃的也快看飽了。趕緊離開那些吃的,繼續走走吧。孩子們在村道里肆意的奔跑,房前屋后響徹著他們的快樂的笑聲、喧鬧聲。遇見的一對小姐弟倆,萌萌的,招人喜歡。

石頭房子墻下,擺著一個一個木桶,還用鐵鍋木板石塊覆蓋著,這是什么呢?房子的后面也有這樣的木桶,仔細一看,好多小蜜蜂飛進飛出的,原來,這是村民們自己養的土蜜蜂。
村后山坡上,還有個觀鳥基地。我們蹲在觀鳥棚里一會兒,果然就看見鳥兒們出現了!相親相愛,互相喂食。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鳥兒們有著遠比人類更真實的信任,更簡單的幸福,更多的自由飛翔的快樂。

最愛這樣的田園生活,雖然,真讓我們來過這樣的生活,我們還不一定能過的下去。跟著當地的朋友穿過山澗峽谷,去看瀑布。在幽靜的森林山谷里,居然隱藏著這處小瀑布,水汽四濺,涼氣撲鼻。
找個礁石坐下,聽水流的聲音,心里可以如此安靜。
在自然的懷抱里,一切都是這樣的美好。
專題來源:游俠自駕
/zijia/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2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