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青稞酒藏語稱“納然”或者叫做“羌”,它是藏族人最喜歡喝的酒,逢年過節、結婚、生孩子、迎送親友,必不可少,是藏族人待客的最佳飲料。青稞酒最早發源與青藏,青稞是當地的一種糧食。目前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肅等地。在繼承古老傳統生產工藝的基礎上,引進現代技術裝備,用無污染的天然優質礦泉水科學配料、精心釀造、久儲自然老熟而成。產品具有清香醇厚、綿甜爽凈,飲后頭不痛、口不渴的獨特風格,在強手如林的酒類行業中獨樹一幟,在西部民族地區享有盛譽。青稞酒除了受到藏族人民的喜歡還有一部分人喜歡它,因為青稞酒的營養價值很高。跟其它類型的白酒相比,青稞酒更勝一籌。青稞酒對結腸癌、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有預防作用。同時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調節生理節律的作用。
營養價值
1.世界上麥類作物中含葡聚糖最高的農作物:葡聚糖含量是小麥的50倍。對結腸癌、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有預防作用。同時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調節生理節律的作用。
2.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含量是小麥的15倍,具有清腸通便、清除體內毒素等有良好功效。
3.含有獨特的支鏈淀粉:支鏈淀粉比普通的支鏈淀粉高出26%,可抑制胃酸過多,對病癥有緩解和屏障保護作用。
4.含有稀有的營養成分:含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E。可促進人體健康發育。
5.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鈣、磷、鐵、銅、鋅、硒等礦物質元素。硒是聯合國衛生組織確定的人體必需元素,是該組織目前唯一認定的防癌、抗癌元素。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
釀造方法
? ? 首先把青稞洗凈,注意不能讓青稞在水里洗的時間 過長。然后倒進鍋里,放入多于青稞容量三分之二的水煮。當鍋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完了,火就不能燒得過旺,邊煮邊用木棍把青稞上下翻動,以便鍋中的青稞全部熟透,并隨時用手指捏一下青稞粒兒,如還捏不爛,再加上一點水繼續煮。等到八成熟時,把鍋拿下來,涼上20—30分鐘的時間,這時鍋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干了,趁青稞溫熱時,攤開在已鋪好的干凈布上,然后就在上面撒勻酒曲。撒曲時,如果青稞太燙,則會使青稞酒變苦,如果太涼了,青稞就發酵不好。撒完酒曲之后,再把青稞酒裝在鍋里,用棉被等保暖的東西包起來放好。在夏天,兩夜之后就發酵,冬天則三天以后才發酵。如果溫度適宜,一般只過一夜就會聞到酒味兒。假如一天后還沒有聞到酒味兒,就說明發酵時溫度不夠,應在一個瓶子中裝上開水,放在鍋上的東西,要使已經發酵的青稞冷卻。這樣才能使青稞酒更甜。然后把它裝入過濾青稞酒的陶制容器中。如果要馬上用酒,就要加水,等泡四個小時后就可以過濾。如果不急用,就把鍋口和濾嘴封起來,需要時隨即可以加水。頭一鍋水應加到比發酵青稞高兩寸,第二、第三鍋水應加到和發酵青稞一樣高。封上鍋口的酒,勁兒大,所以三鍋酒中去。子不斷的發展積累中,互助酒已形成了從踩曲、制坯到煮餾等完整系統的釀造技藝,有著獨自的科學配方,已形成獨有的體系和特色。其工藝既保持了傳統的特色,又逐步采用了當代的新法,生產條件不斷完善,產品質量日趨提高,花色品種日益繁多,聲譽與日俱增。
敬酒習俗
? ? 藏族人民在敬酒、喝酒時也有不少規矩。在逢年過節等喜慶日子飲酒時,如有條件,應采用銀制的酒壺、酒杯。此外應在壺嘴上和杯口邊上粘一小點酥油,這叫“嘎爾堅”,意思是潔白的裝飾。主人向客人敬頭一杯酒時,客人應瘵起杯子,用右手無名指尖沾上一點青稞酒,對空彈灑。同樣的動作做完三下之后,主人就向你敬“三口一杯”酒。三口一杯是連續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給你添上一次酒,當添完第三次酒時客人就要把這杯酒喝干。青稞酒色微黃,酸中帶甜,有“藏式啤酒”之稱,是藏事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也是歡度節日和招待客人的上品。按照藏族習俗,客人來了,豪爽熱情的主人要端起青稞酒壺,邊斟三碗敬獻客人。前兩碗酒,客人按自己的酒量,可喝完,也可剩一點,但不能一點也不喝。第三碗斟滿后則要一飲而盡,以示尊重評價。藏族同胞勸酒時,經常要唱酒歌,歌詞豐富多彩,曲調優美動人。
另外,主人招待完飯菜之后,要給每個客人逐個兒敬一大碗酒,只發是能喝酒的客人都不能謝絕喝這碗酒,開花否則,主人會罰你兩大碗。飯后飲的這杯酒,叫作“飯后銀碗酒”。按理說,敬這碗酒時,應該需要一個銀制的大酒碗,但一般也可用漂亮的大瓷碗代替。唱祝酒歌也是藏族人民最有意義的普遍習俗。藏族有一句笑話:“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驢子喝水。”誰來敬酒,誰就唱歌。大家常愛唱的歌詞大意是:“今天我們歡聚一堂,但愿我們長久相聚。團結起來的人們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災!”祝酒歌詞也可由敬酒的人隨興編唱。唱完祝酒歌,喝酒的人必須一飲而盡。如果客人不能喝酒,可用無名指蘸點酒,舉手向右上方彈三下,主人就不會勉強。
專題來源:西藏旅游 ?/xz/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23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