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鎮是一個有1300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十字形的內河水系將全鎮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塊,當地人分別稱之為“東柵、南柵、西柵、北柵”。烏鎮在展示中國古老文化的非凡魅力和東方生活的傳統精髓的同時,也成為了一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使。到烏鎮旅游,在欣賞原汁原味的水鄉風景的同時也可以盡享旅游購物和美食饕餮之樂。的小編今天整理了一篇烏鎮旅游購物攻略,一起來看看烏鎮特產有哪些能帶走吧~
烏鎮姑嫂餅
烏鎮姑嫂餅是浙江桐鄉烏鎮的地方傳統名點,名聞杭嘉湖,它比棋子略大,油而不膩,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帶咸。人們一聽這名字,總以為這餅是姑嫂商量著做出來的。可是恰恰相反,它竟是小姑子和阿嫂斗氣出來的。到烏鎮旅游時,不妨去嘗嘗姑嫂餅的味道,如果覺得好吃,不妨給家人朋友都帶一些。
杭白菊
杭白菊又稱甘菊,是我國傳統的栽培藥用植物,花瓣潔白如玉,花蕊金黃,朵大肉厚,香濃而幽雅,味甘而醇郁。經現代醫藥理證明:杭白菊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壓、降脂、強身的作用,可用作泡茶或沐浴。到烏鎮旅游時,帶些杭白菊回去送給家里的老人泡茶喝,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白酒
三白酒是烏鎮特產,《烏青鎮志》上說:“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飲用。以往農村過春節,就用它來招待客人,在烏鎮民間,此酒還有一個別名叫“杜搭酒”。民間有謠“貓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帶上一兩瓶回家孝敬長輩也是非常值得推薦的。
敘昌醬品
烏鎮人陶敘昌在清咸豐九年(1859)創立了以自己名字為號的敘昌醬園,也是烏鎮有記錄以來較早的醬園,至今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了。敘昌醬園的醬品都是采用傳統手工釀制法。每年春秋,醬園收購鄰近村鎮的優質黃豆、蠶豆等原料,蒸熟之后,攤在竹匾混合面粉和醬曲,再放到曲房中進行制曲,制曲的過程需要72小時左右,接下來便是經過長達半年的自然曬露、發酵釀制,才算完成。
烏錦
烏錦源于烏鎮民間的織造業,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烏錦的織造工藝極為繁復精細。織造師傅選用優質的天然蠶絲為基本原料,再輔以純金線編織而成的嵌金“烏錦”質地堅實,色澤艷麗,立體感強,具有雍容華貴和超凡脫俗。由于是純手工編織,所以編織速度異常慢,一天僅能織出5—6厘米,真可謂“寸錦寸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烏錦,預算充足也可以入手。
蠶絲被
浙江桐鄉一帶盛產蠶絲,在農村家家戶戶幾乎都養蠶。桐鄉市烏鎮的桑蠶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烏鎮蠶絲秉承古人精髓,繼承傳統工藝并融合現代科技,采用天然桑蠶絲等手工絲綿精致而成。其性能柔韌舒適、吸濕透氣、經久耐用,是回歸自然較為理想的床上用品。位于烏鎮西柵景區詩田廣場處的百年老店益大絲號,其作坊區展示了從種桑、養蠶、收繭到繅絲、織錦的各道工序,以及剝綿兜、蠶絲被制作、織烏錦的現場展示,作坊里面及前面設有商鋪,出售蠶絲被、絲織品以及各類烏錦等產品。有打算購買的朋友,不妨去了解下。
藍印花布
烏鎮特產有哪些能帶走?藍印花布既輕便又有特色。烏鎮是藍印花布的原產地之一,舊時,烏鎮有染坊數十家,東柵染店弄便是由此得名。近代松江、揚州、崇德、樂清等都是藍印花布的重要生產基地,現在桐鄉、烏鎮和江蘇南通還在生產。藍印花布的原料土布、染料均來自鄉村,工藝出自民間。舊時,浙江一帶農村家家戶戶都使用藍印花布,窗簾、頭巾、圍裙、包袱、帳子、臺布等都可用它來做。到烏鎮旅游時,如果逛到了賣藍印花布的店鋪,不妨進去看看,你應該會淘到你喜歡的物件。
湖筆
烏鎮歷史上隸屬湖州府,所以湖筆的制作工藝在這里十分盛行,湖筆采用山羊、黃鼠狼、山兔等獸毛為原料,經過七十多道手工制作而成,具有尖、齊、圓、健四大特色,書寫繪畫得心應手。家里有喜歡書法的人或有小孩的朋友,到烏鎮旅游時可以買上幾支。
木雕竹刻
烏鎮的手工藝十分發達,從日常竹木用品到工藝品,無不體現烏鎮人的聰慧靈巧。一件件精美的木雕、根雕、竹刻,渾然天成,樸素卻又別具匠心。到烏鎮旅游時,烏鎮的藤器、竹器盛于明清,特別是因竹制家具廉價物美,至今使用仍非常普遍。此外還有竹木制作的花燈、油紙傘等等。到烏鎮旅游時,如果想買點兒紀念品,木雕竹刻就是很好的選擇。
以上就是的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烏鎮旅游購物攻略。到烏鎮旅游時,你既可以深入體驗淳樸清新的水鄉生活,又可安享現代生活的舒適與便利,還可以在回程的時候帶點兒特產~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重慶到烏鎮旅游/xianlu/wuzhen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2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