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北方,你會想到什么?黃土、沙漠、戈壁、黃河、草原、地廣人稀這些可能都是絕大部分人對北方景觀的標簽。到北方旅游去哪里好呢?其實北方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自然美景、風土人情。到了北方除了可以遇見大漠黃河落、廣闊草原、發達城市和不拘小節的北方人,還有中國四大石窟不容錯過,中國北方地區集合了中國四大石窟。美輪美奐的壁畫,技藝精湛的造像無一不在訴說著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嶺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間方廳為核心,周圍是一圈柱子,三面鑿幾間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禪室,窟外為柱廊。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石窟藝術是一種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興于魏晉,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羅藝術精華,融匯了中國繪畫和雕塑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漢化過程,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從北魏(3866—534)至隋(581—618)唐(618—907),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唐代以后逐漸減少。這個時期,黃河流域是中國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甘肅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和河南龍門石窟被稱為“中國四大石窟”。下面一起和的小編一起去看看這中國四大石窟吧!
莫高窟
莫高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圣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騙取、盜竊,文物大量流失,其寶藏遭到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莫高窟門票信息及開放時間
莫高窟門票有淡旺季之分。旺季:5月1日-10月31日 200元/人淡季;11月1日-4月30日 100元/人。
莫高窟開放時間:旺季(5月1日-10月31日)8:00 -18:00;淡季(11月1日-4月30日)9:00 -17:30。
云岡石窟
石窟依山而鑿,云岡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杰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杰作。云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現存的云崗石窟群,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像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貼在云岡半腰。東部的石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中部石窟每個都分前后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布滿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修建的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氣魄宏大,外觀莊嚴,雕工細膩,主題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神態各異。在雕造技法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時期藝術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分,創建出云岡獨特的藝術風格,對研究雕刻、建筑、音樂、宗教都是極為珍貴的寶貴資料。東西綿延約一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個,佛雕51000多尊,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云岡石窟門票及開放時間
云岡石窟門票執行淡旺季門票。旺季(3月1日至11月30日)150元,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120元(淡旺季價格浮動以景區公告為準);全日制在校學生(不包括繼續教育學生及各種成人進修學員)憑有效證件購買學生票,每張60元;1.2米以下兒童、60歲(含)以上老人現役軍人、殘疾人憑有效證件,新聞記者憑國家新聞出版署頒發的記者證免票;無干擾話麥租賃:押金:300元/10人,租金:20元/10人。 參觀完畢,請將無干擾話麥交給講解服務處,押金退回;自動導游講解:押金:100元/人,租金:10元/人(中文),40元/人(英語)。
云岡石窟開放時間在每天8:30-17:30。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區南面12公里處,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自古以來,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龍門石窟始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后,后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現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萬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極高的藝術造詣。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長寬各30余米。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在位時期,于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溫順虔誠,二菩薩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而力士像更加動人,只見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壯,栩栩如生。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龍門石窟門票信息及開放時間
龍門石窟門票:龍門石窟、白園(白居易墓)、香山寺三景點實行一票制,票價120元。門票為明信片式樣,售票處對面就有個郵筒,可直接把門票撕下,將明信片郵寄回家收藏。租一個語音導游機聽介紹的價錢是20元,請導游的價錢是50元。
龍門石窟開放時間為每天07:30-18:30。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狀奇特,孤峰崛起,猶如麥垛,人們便稱之為麥積山。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周圍山奇林郁,溪石聯映,風景優美,有小江南之稱,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譽。“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崗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塊石,高百萬尋,望之團團,如農家積麥之狀,故有此名”。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四面全是郁郁蔥蔥的青山,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云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這圖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在我國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麥積山為最佳。
麥積山石窟門票信息及開放時間
麥積山石窟門票:90元/人,為麥積山風景名勝區觀看石窟門票,該景區另有不看石窟門票,票價25元/人;景區觀光車單程8元,往返15元。
麥積山景區開放時間為每天9:30-16:30。
中國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為了將佛教的文化發揚光大總會將佛教精神鐫刻在石壁之上,形成了我國宏偉的一個個石窟。如果你對佛教文化和石窟藝術感興趣的話,不妨去到中國四大石窟所在地感受感受吧!
國內旅游推薦/xianlu/guonei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25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