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電影大火,那就是《黑豹》,除了劇情吸引大家的目光之外,片中無處不在的非洲元素再一次將這片神奇的土地送至觀眾眼前。非洲是不錯的旅游目的地,這里有著雄偉壯觀的維多利亞大瀑布、鬼斧神工的東非大裂谷、遼闊無垠的馬賽馬拉草原、神秘多元的原始部落……
那么非洲有那些不可錯過的風景呢?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領略非洲的多彩風光。
南非
德班奧比峽谷
在《黑豹》中,男主角回到瓦坎達參加加冕儀式時,將經典的對戰環節安排在擁有著絕世美景的懸崖瀑布(Warrior Falls)邊,而這一場景正是在南非德班附近的奧比峽谷(Oribi Gorge)取景拍攝。峽谷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環境,一條Mzimkulwana 河穿峽而過,是攝影愛好者鐘愛的目的地。
叫人窒息的炫目景色還孕育了無數別處罕見的動植物,在自然間追逐萬物生靈,體驗一把叢林野趣。同時,位于峽谷的奧比自然保護區堪稱極限運動愛好者的天堂,在這里可以領略近200米高的世界最大秋千Big Swing,在峽谷間躍下的瞬間難免膽戰心驚,卻依舊吸著眾多勇敢者前來挑戰。
非洲的旅行也并非總是狂野,在奧比峽谷享受了多巴胺帶來的興奮和愉悅,不妨前往附近的海濱度假勝地德班,感受鋪滿柔軟細沙的黃金海灘,四季如春的溫暖氣候以及神奇的海洋世界。在德班,便意味著開啟一次慵懶悠長的美好假期。在這里,全年有320天都是陽光明媚、溫暖舒適的好天氣,美妙沙灘、鮮美海鮮、香醇美酒,加上頂級的沖浪條件,這是一座所有人都會愛上的海濱城市。
開普敦桌山
放眼整個非洲大陸,開普敦半島盡頭之處的好望角絕對算得上最顯眼的目的地,而不遠處的開普敦,南非人口排名第二大的城市,也是南非最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開普敦西頻大西洋、南臨印度洋,背山面海的地形造就了溫和宜人的氣候和優美的景色,在影片中出現的懸崖,便以開普敦著名景點桌山(Table Mountain)為原型,加上崖上的豹頭入口,打造出壯觀的場景。
桌山山如其名,山頂開闊平坦,無峰無巔,也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上帝的餐桌”。桌山是開普敦半島上最高的山峰,來自大西洋的強風和印度洋的暖氣流在山頂相會,時常升騰出厚實的云層,將整個桌山打造成煙霧繚繞的仙境。沒有霧氣的時候,這里便以絕佳的觀景視野吸引眾人前來,站在此處可以從多個角度俯瞰開普敦的美景。
也正是因為桌山的絕佳位置,走在開普敦城的大街小巷,總能看到桌山在你眼前挺立,像是一位端坐在大西洋邊的慈祥老人,見證著時代的變遷。
肯尼亞
馬賽馬拉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在《黑豹》的造型設計上,女護衛們的脖子和手臂都戴著環形首飾,在肯尼亞的許多部落里,女性通常都會佩戴這類環形飾物,作為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征。除了這些原始部落,在肯尼亞最著名的旅游項目便是圍觀一場動物大遷徙。在肯尼亞60個國家公園中,馬賽馬拉一直久負盛名,也是追尋動物遷徙的首選地之一。
在肯尼亞的許多部落里,女性通常都會佩戴影片中出現的環形飾物
每年7月到9月,是觀賞東非大遷徙的最佳時間,經過漫長的旱季,饑腸轆轆的動物們為了食物將在這里上演地球上最為壯觀的大遷徙,聲勢浩大的角馬、斑馬大軍歷盡艱辛趟過馬拉河來到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據統計,約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在這片土地上自由生長,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
世界上沒有多少地方能像這里一樣擁有如此高度集中的動物數量,如果不是親眼見證,你很難想象以下場面的壯觀和精彩:百萬食草動物心無旁騖地遷徙卷起塵土,獵豹和獅子在草叢中等待獵物,禿鷹在空中盤旋尋找腐肉,兇猛的鱷魚與暴躁的河馬在河中蠢蠢欲動……當然,即便是沒趕上壯觀的遷徙,對于喜歡自然的人來說,馬賽馬拉來多少次都看不夠。
津巴布韋
維多利亞大瀑布
津巴布韋曾在2017年被評為非洲最值得去的國家之一,而在《黑豹》正式上映之前,其預告片第一個鏡頭便以津巴布韋為背景,男主角接受其他部落首領挑戰的地點正是當地著名的維多利亞大瀑布。
維多利亞大瀑布,與伊瓜蘇瀑布、尼亞加拉瀑布并稱為世界三大瀑布之一,最早由英國傳教士利文斯頓在1855年的旅行中發現,并不由感慨這些瀑布是他在非洲見過的最壯麗的景色。一條巨大的峽谷將河流攔腰截斷,飛流直下百余米,形成一席寬闊壯美的水簾。
據說從非洲上空俯瞰津巴布韋,整個國家像是一個沒有把手的茶壺,而壯觀的維多利亞瀑布便位于壺嘴處,流水如壺中水傾瀉而下,連綿不絕。更奇妙的是,瀑布有一處“魔鬼池”,因地理原因,這里的水流看似湍急,卻不會將人沖下懸崖,是無數人前來打卡拍照的勝地。所謂天工造物,也不過如此。
此外,還可以乘坐直升飛機游覽維多利亞瀑布,從天空遠觀瀑布全景,這樣的游覽方式還被人們浪漫地稱為“天使的飛行(The Flight of Angels)”。
萬基國家公園
萬基國家公園是津巴布韋境內最大的國家公園,面積相當于整個美國加州。燦爛的陽光和充沛的雨水為無數生靈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土地,這里是野生動植物的樂土。
萬基國家公園可以讓來客感受非洲大地原始的旖旎風光,曠野上閑庭信步的大象,叢林里或游曳或奔跑的羚羊,泥潭里打滾的犀牛,天空中翱翔的小鳥,原野上怒吼的雄獅……這些生靈在這里生根發芽,千百年不變。走進這座伊甸園,你會不禁感嘆人類之渺小,在造物主的恩賜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才是真正的生存法則。
哈拉雷
領略了自然美景和動物的雄姿,津巴布韋的城市同樣令人神往。哈拉雷作為該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其名稱由當地內哈拉瓦部族酋長的名字轉化而來,傳說這名酋長英勇善戰,為了在戰中保持警覺,從不打瞌睡,“哈拉雷”在當地語言中便意為“不睡覺的人”。
在英雄傳說的背后,哈拉雷又是一座浪漫的城市,城中種植著各類會開花的樹木,加上遍布于各個角落的花草,哈拉雷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因此也有“花樹城”之稱。
每年10月,位于市區的紫薇花大道成了城市最夢幻的去處。上百棵紫薇花樹依序排開,樹干延伸至半空左右相接,連成一道紫色的拱形長廊,淡雅的花香傳至空中,沁人心脾,似乎要帶領著游人穿越到另一個魔法世界。
埃塞俄比亞
馬果國家公園
除了曠世美景,影片里無處不充滿了非洲的文化符號,比如眾多黑人角色身上的紋身和圖騰,在埃塞俄比亞的許多部族里便代表著神圣的地位,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盤唇族”的出鏡。
在埃塞俄比亞的南部,生活著十余個土著部落,他們曾與世隔絕,過著原始野性的生活,盤唇族便是其中之一。這只部落散落在馬果國家公園(Mango National Park)內,因其婦女在結婚后割開下唇,嵌入泥盤而為世人所知,也被稱為穆爾西族(Mursi)。
若非親眼所見,恐怕很難相信世上依舊存在著保留此種習俗的部族。據說以前外族入侵埃塞俄比亞,為了防止族中的婦女被擄走,當地人選擇以該種形式毀容自保,從而確保部族繁衍。如今,依舊能在國家公園里找到如此裝扮的女性,當地還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審美,經濟能力較好的女性,甚至會同時擁有眾多唇盤,以泥土燒成,染上各種色彩,相互替換以展示美麗。傳統與現代在這里形成巨大的反差,神奇部落的傳說正在真實地上演。
東非大裂谷
除了神秘的部落,埃塞俄比亞最為著名的還是其獨特的地形地貌,以及圍繞此地誕生的引人入勝的風景和野生動植物。埃塞俄比亞素有“非洲屋脊”之稱,令人神往的東非大裂谷地跨中東與東非,在埃塞俄比亞境內是其最長、最開闊的一段,堪稱一本活的“世界地質百科全書”。
東非大裂谷被譽為“地球最大的傷疤”,裂谷綿延不絕、深不見底,兩側懸崖絕壁千尺,宛如刀刻。因為頻繁的火山噴發,埃塞俄比亞境內的裂谷帶里留下了眾多的天然火山湖,坐上飛機向下看,猶如一串串珍珠散落其間。在眾多火山湖中,最不應錯過的是阿瓦沙湖(Hawassa Lake),峽谷含幽,湖光秀美,湖光山色交匯成趣,其景致在世上也屬罕見。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非洲旅游不錯錯過的風景,非洲一直是眾多旅游者心生向往的目的地。這里有壯闊的懸崖瀑布,有鮮為人知的隱秘部落和特色文化,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叢林、廣袤的沙漠、秀麗的湖泊……非洲大地,屬于它的精彩早在電影上映之前便已存在,這里像是一處掩埋著瑰寶的秘境,地球上無數驚奇的風景都在此處匯聚,只待你前去挖掘。
[]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2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