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的熱播讓陜西再次聚焦了人們的視線,陜西是一個歷史古都,陜西的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其歷史中的建筑、文物、藝術、風俗和生活的種種,像座獨一無二的豐碑,高山仰止,繞不過去。如果你要去陜西旅游體驗歷史文化,那一定會獲益非凡的。對于哪些不知道陜西旅游景點有哪些的朋友來說,小編為大家帶來陜西5大深度旅游景點介紹,精華所在,聚焦這里。
陜西深度旅游景點★ 黃帝陵
這趟走陜西,北京先飛西安,西安再去陜北,路線是三黃一圣,黃帝陵、黃土高原、圣地延安、黃河壺口瀑布,然后折返西安,從西安去華山、北岳廟,再回到西安,最后看西安城,陜博,大雁塔。
開出西安不久,即見連片土垣,越往北走,高原越有型。只是不太敢相信,原來的黃土高原現在身穿綠裝,蔥蘢繁茂,掃黃徹底。金秋時分,黃土高原被打扮得五彩繽紛,盡染斑斕。初初接觸,特別不習慣。等習慣了,再用新的眼光看改天換地后的黃土高原,深深感佩這塊土地上的人之偉大和勤勞,陜西人愣是將仙境冠蓋滿黃土啊!誰能想到,現在的黃土高原不是黃色的呢?
一路在“難道是我看錯了么”的連連驚喜中欣然到了黃帝陵,開始本行第一站。這里是中華民族老祖宗皇帝軒轅氏的陵,從唐朝起一直是國家舉行大祭祀典禮的地方。小老百姓也是炎黃子孫,祭祖不分大小。
黃帝陵景區就是一座山,橋山,黃帝陵在山巔,軒轅廟在山麓。橋山整個被柏樹覆蓋,絕大部分是千年以上的古柏樹。老祖宗在他身后留下了中國最古老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古柏群。古柏密林整齊森嚴,帶著莊重的禮儀和肅穆,渡盡歷代劫波,一直敬默地守護著黃帝陵。
我們先高后低,沿神道先登頂拜陵,后下山祭軒轅廟。黃陵冢是衣冠冢,冢前有祭亭,陵前立有明代四字石碑:橋山龍馭,表示此為皇帝馭龍升天處。陵冢是扁球狀土冢,方形墓臺,圍以磚墻,寓意天圓地方,天地相合。我們在祭亭前認真走完一遍祭拜程序。
山下軒轅廟,最著名是院西的皇帝手植柏,5000多歲,蒼勁,挺拔,青翠,高可凌霄,氣勢巍峨,應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柏樹。另一寶物是漢代的皇帝腳印石,1956年出土于黃帝陵東南2公里的周家洼村,1965年搬移到軒轅廟院內。約一平方米的青石上鐫刻皇帝大腳印一雙。軒轅廟正殿人文初祖大殿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明朝,三進7間,屋頂雕花,屋檐、梁柱彩繪,華麗,精致。
除了這幾樣是老東西,其余皇帝浮雕,祭祀廣場和軒轅殿都是新的。就是大,廣場一萬平方米,一次可容5000人舉行祭祀活動,東面龍魂大鐘,西面龍威大鼓,什么都大,什么都威風凜凜,符合國家級廟堂的宏大敘事追求。但新的,我沒興趣多看。
陜西深度旅游景點★ 延安
延安一日,用郭小川的詩句說:頭頂藍天大明鏡,身長翅膀腳生云。棗園,楊家嶺,王家坪,南泥灣,寶塔山,延河水……還引郭小川:千萬條腿來千萬只眼,也不夠我走來也不夠我看。
再背誦幾句郭小川: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白羊肚手巾紅腰帶,親人們迎過沿河來。滿心話登時說不出來,一頭撲到親人懷。親人見了親人面,雙眼的眼淚眼眶里轉。手抓黃土我不放,緊緊貼在心窩上。
風和日暖,來尋革命圣地,于我是個遲到的驗證,就像驗證郭小川回延安的感情濃度。這些可觸碰的眼見為實,處處有根據。那群人,那些事,并不是前塵夢影。
延安所見,一,棗園好得出人意料,完全是黃土坡上的別墅群,領袖們住的真是一個好園子。二,看了楊家嶺王家坪,明白了這兒駐扎的是一支正規軍,找到他們后來能打下江山的支點了。三,寶塔山上的寶塔是唐代的,共9層。四,窯洞有土窯、石窯、磚窯之分。土窯洞依山就勢削崖挖洞,是最普遍的勞動人民住的。磚和石窯洞叫接口窯洞,可以做得很講究,是地主和土豪住的。
在延安吃了地道陜北飯,報下菜名:洋芋擦擦,麻湯飯,涼粉,蕎麥饸饹,糜子粘糕,撬板粉,黃饃饃,攤饃饃,羊腿肉,小白菜熬洋芋,酥肉熬白菜粉條,陜北米酒。從延安去壺口的高原盤山路上,受不了沿途蘋果園的誘惑,下車現摘現吃到脆甜極了的延安大蘋果。
陜西深度旅游景點★ 壺口瀑布
奔騰恢宏的壺口瀑布是黃河上唯一的黃色大瀑布,中國第二大瀑布。壺口一帶,黃河西岸下陡上緩,形成瀑布。這里也是秦晉分疆地帶,一座跨河大橋連接兩省。我們晚上住到黃河對岸的山西吉縣,那邊的賓館比陜西這邊多而且好一點。但我們乘坐的陜西牌照的車不能從山西境內看瀑布,第二天又只能回到陜西這邊看,非常復雜。跨河大橋也是奇葩,秦晉兩省共建,游人一下就能分清哪一半是陜西的,哪一半是山西的,涇渭分明。
1938年9月,抗戰最艱苦時,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出隊來到壺口,在此寫下詩篇《黃河頌》。回到延安,冼星海讀后激動地為這首詩譜曲,不朽的《黃河大合唱》就此低旋高唱,如黃河怒濤洶涌起伏跌宕,這首歌,雄勁激越,響遏蒼涼,縱橫捭闔,深沉而撼動,慷慨高歌出中華民族的精氣神和豪邁氣概。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陜西深度旅游景點★ 華山
華山旅游就一個字:險。險在上山的過程。坐纜車到西峰,車慢慢抬高,開始還能向下俯瞰,轉眼之間感覺從現實進入幻想。騰云駕霧,劈山開石,脫離深淵,直上青天。千峰萬仞像是突然凸出,迎面拍過來,瞬間唰一下子又被摧毀。氣動山浮,車生羽翼。我在狹小的斗方車廂,六神失據,驚心動魄,忽忽如入無界,岌岌不知所歸。膽顫欲裂,唯有閉目自救,不再看,不再想,咬碎鋼牙拌泥沙。正是無限風光在險峰時,有同行偉岸者,倏忽起立,于車內踱步,左顧右盼,延崖攬峽,談笑風生,拍照攝影,并殷殷撫慰望而生畏者。如此超越,我敬如仙人,在心里暗暗給點了一百個贊。
到了峰巔,出纜車,心情頓時開闊。再看四周,居高而不覺險。蓋經過剛才動態的臨險,現在腳踩山路,如履平地,手邊有鐵索,有法可掌握。遠方群山,眼前絕壁,均不再煞有介事的可怕了。
若無其事,同時小心翼翼,西峰上溜達一圈。峰上景觀,凈是些你看到什么再聯想到什么的神話衍生品。有個翠云宮古跡,人擠人,簡單穿過,皆不及上山的經歷刻骨鏤心。魯迅先生說,很多事情,在你沒有經歷之前,說多少也難領會其要義;在你經歷之后,再說多少,也就沒用了。
陜西深度旅游景點★ 西安
西安旅游一定不能錯過陜博,專門去地宮和珍寶館看了各色國寶。陜博藏品的保存,作品的懸掛,資料的展示等等等等,無一不是做法專業。看唐朝藝術一定要來陜博。唐審美的核心是詩性表達,在乎意境而不講時間性,這從地宮的壁畫里可以得到集中體現。
唐代的美學意識,即:微、并、間、負、秘、素、假、破,現在被日本人完整繼承。盛唐藝術的出現首先是建立在量大的基礎上,先打開大門,擴大基礎,再自由生長,好的藝術才會脫穎而出。陜博里的唐朝壁畫、石雕、兵馬俑、唐三彩、玉器等等,都是在如此多元文化的基礎上橫空出世。
臨離開西安,繞道大雁塔。現在的大雁塔被里外三層的仿古新廟包裹,望到塔尖,但仿佛永遠也走不到近前。巨大的雁塔廣場上有秦腔在力道十足地唱:自古長安地,周秦漢代興,山川花似錦,八水繞城流啊。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267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