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返月球計劃已經在2017年10月6日進行了正式公布,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正式宣布了這個消息,美國將會重新考慮實現載人登錄月球的壯舉,這將成為宇宙航空界帶來巨大的震動,下面給大家分享美國重返月球計劃。

2017年10月6日,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在NASA演講時宣布:美國宇航局將再次啟動萬眾矚目的載人登月計劃。
這是自1972年阿波羅17任務最后一次登月之后——45年來第一次由美國副總統正式宣布重返月球計劃,也是美國官方首次公布重返月球的太空計劃。

在此之前,奧巴馬政府曾宣布載人登陸火星計劃,里根政府曾宣布重返月球計劃,但都由于種種原因,最終虎頭蛇尾。
這次重返月球靠譜嗎?盡管這位副總統沒有具體時間表,但顯然底氣較足。
先來看發射系統:

NASA近年來開發的獵戶座深空飛船。

SpaceX開發的新一代BFR飛船系統,既可以滿足登月要求,又能以此為月球開發基站。
NASA近年開發的深空發射飛船系統獵戶座,以及私營太空探索公司SpaceX開發的新一代BFR飛船系統,都可以滿足登月要求。
這是最基礎的技術要求,也是最有底氣的硬件條件。
再來看關鍵下一步: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NASA與俄羅斯航天局現已達成協議,聯合建造一個月球軌道或者月球表面的月球空間站。
這將是重返月球、深度開發月球的關鍵一步。
這一步要是邁出去,就意味著一只腳已經踩在月球上。
另外,率先建立一個永久性的月球基地,一直是特朗普信誓旦旦的政治口號,并承諾逐年增加NASA年度預算,再加上新一輪太空開發競賽的國際格局……
這些都是促成重返月球的有力環境。現在看來,似乎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45年前的1972年,阿波羅17登月宇航員執行最后一次登月任務。
有人要問了,美國1960年代實現的登月計劃,居然能在10年內從無到有,但在接連45年間卻再沒有登月過,以今日科技較比當年科技,不知要先進多少倍。
為什么NASA重返月球計劃遲遲沒有落實?

阿波羅11登月宇航宇巴茲·奧爾德林,搬運一些科研設備。
這個問題應該這樣理解。首先,因為發展目標不同。
阿波羅計劃是冷戰時代的產物,是美蘇太空競賽期間美國舉國之力的主導項目,出發點基于政治目的。
而如今NASA的重返月球計劃,出發點基于實際開發,以開發月球資源和建立月球基地為目的。
所以,跟當年插旗宣揚國威相比,其復雜程度是阿波羅計劃沒法比的。

此次美國正式宣布重返月球,這就意味著逐鹿月球將是下一個太空競賽的主要目標
此前日本宣布計劃要在2030年之前將宇航員送上月球,
中國計劃在2036年之前派宇航員登陸月球,
俄羅斯、印度、歐空局都曾宣布載人登月計劃。

月球,作為人類踏上另一個星球的第一站,作為人類成為跨星際物種的試驗場,未來只會越來越重要。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3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