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和白鹿倉是西安市一處旅游名片,作為小說和電視劇中的經典之作,白鹿原的ip應該是有目共睹的,隨著文化產業的大火,這里的旅游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下面給大家分享白鹿原和白鹿倉區別比較。
白鹿原和白鹿倉是一個地方嗎?
不是一個地方
白鹿原和白鹿倉哪個更好玩?
兩個都好玩,擁有不同的風格和屬性,適合不同人的審美觀和感官

隨著電視劇的播出,白鹿原影視城的不少拍攝場景為觀眾所眼熟,爭相從自己在白鹿原影視城中的合照中找相同景點。90后劇迷小王直呼要去拍攝地找感覺。
作為巨著《白鹿原》的誕生地,陜西也開發出多個與白鹿原相關的景區。白鹿原影視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白鹿倉。
三個“白鹿”系景區,你是傻傻分不清楚,還是覺得不盡相同?在“白鹿原”IP下,這些景區實際如何、有何不同、未來改如何發展?
白鹿原景區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電視劇《白鹿原》劇照,演員張嘉譯飾演白嘉軒
陳忠實先生的著作《白鹿原》問世多年來,先后被改編為秦腔、話劇、舞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如今電視劇也經歷了停播波折后開始復播。而這些年,白鹿原周邊的景區開發也如陸續多了起來。
白鹿原民俗村
基于《白鹿原》這個IP而衍生的旅游景點,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是第一個。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位于西安市藍田縣濱河西路,依白鹿原地勢而建,村內保留了原始的自然森林公園形態。



青磚灰瓦、石碾、栓馬樁…呈現了原汁原味的關中民俗。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地址:
西安市藍田縣濱河西路
公交路線:
910路(環城南路—咸寧路沿線),安村北站下車,步行1公里即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西門
926路(市體育場—長樂路沿線),二十米路站下車,步行1公里即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東門
西藍快客(火車站東廣場—藍田),二十米路站下車,步行1公里即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東門
自駕路線:
G40滬陜高速 G70福銀高速 白鹿原出口—濱河西路—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東門(30公里)
咸寧東路—水安路—狄寨鎮—孟村鎮—安村鎮—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南門(30公里)
環山路太乙宮—107省道—安村鎮—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南門(38公里)
長安區引鎮—108省道—前衛鎮—安村鎮—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南門(26公里)
白鹿原影視城
2016年7月,白鹿原影視城開園試營業。



影視城位于陜西省藍田縣前衛鎮,是以小說《白鹿原》和同名電影為文化載體,打造的陜西首個以影視體驗、文化旅游、歡樂休閑為主題的旅游目的地,形成了集影視創作、文化休閑、精彩演藝等為一體的關中民俗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白鹿原影視城自開工建設以來已接待《百鳥朝鳳》、《毛澤東》、《老腔》以及熱播中的《白鹿原》等十余部影視作品的拍攝取景。
白鹿原影視城地址:
藍田縣前衛鎮將軍嶺隧道西一公里

公交路線:
唐都醫院→927路→佘家灣(途經灞橋區政府、紡五路、浐河建材廠等地)
城南客運站→920“焦岱”站(途經大雁塔南廣場、航天大道、火車南站等地)

自駕路線:
繞城高速→滬陜高速→藍關出口→關中環線
繞城高速→包茂高速→太乙宮出口→關中環線
白鹿原·白鹿倉
2017年5月白鹿原·白鹿倉景區開園,項目位于西安市灞橋區狄寨北路。


景區一期由“白鹿之倉”、“航空飛行營地”、“溫泉房車營地”、“運動體驗營地”這“一倉三營”組成,也是當前國內為數不多的綜合智慧景區。

白鹿原·白鹿倉地址:西安市灞橋區狄寨北路
公交路線:
乘坐910、240路公交車,在六十二中學站下車,沿鹿鳴路向北步行至狄寨北路,向東500米即到。

自駕路線:
繞城高速——紡織城收費站——狄寨路——狄寨北路——白鹿原·白鹿倉
東三環——浐河東路——灞臨公路——狄寨北路——白鹿原·白鹿倉
都叫白鹿原 有什么不同?
眾多有關白鹿原的景區,帶給游客的游玩體驗也不同。

“西安的民俗村是越來越多,但基本感覺卻大同小異。比如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個人感覺就與袁家村雷同。”讀者陳女士說,“這里的小吃種類倒是挺多,但感覺沒太新穎的,饸饹、丸子湯、乾縣豆腐腦......整體風格就是關中農家小吃,不過都很干凈。”
不少人知道橫店影視城、寧夏銀川的西部影視城,但作為影視劇大省的陜西,此前并沒有自己的影視城,白鹿原影視就填補了陜西省文化影視基地空白。
網友“桃小望”認為,“白鹿原影視城的特色就是影視方面。這里是劇版《白鹿原》的拍攝地。平常下班回家追劇,周末實地探訪,跟著小說、熱劇去游玩,感覺挺有意思的。”

讀者田女士去過白鹿原影視城,也去過白鹿倉。對她來說,白鹿倉景區距離西安近,地理位置好,“而且白鹿倉的民國街、火車站、建筑群很有特色。”
此外,白鹿倉中的航空飛行營地,是中國首批通航飛行營地,也是中國首個大型、綜合性的熱氣球嘉年華舉辦地。有點美中不足的是停車問題,景區周邊停車場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每次去停車都是大問題。

打好IP牌 需要好的運營商
“白鹿原”無疑是張響亮的名片。要進一步發展景區,現有的三家景區需要如何改進?
白鹿原這張IP牌要如何打?為此,華商報記者采訪了長安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長安大學旅游規劃院院長丁華。
丁華說:“白鹿原是西安市的一張名片。白鹿原影視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白鹿倉這三大項目,對西安乃至陜西旅游業有促進作用,但應進一步明確各自的主題特色。”
他認為,三大景區是在白鹿原依托下的不同方向的項目。民俗文化村側重歷史文化,未來應該著重于民俗的活化和再現,表現原上的生活方式;影視城除了打造影視拍攝場景地,還應該緊扣主題做好項目設置;而白鹿倉比較符合現代社會需求,比如自駕車和房車營地以及低空飛行熱氣球。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白鹿原影視城

白鹿原·白鹿倉
景域國際旅游運營集團助理總裁任國才談道:“IP體現個性、代表品質、自帶流量,特色小鎮的成敗在于是否有IP項目和IP運營商。
好的IP應該從策劃規劃、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到營銷銷售一體化。”
丁華也認為,“這三個地方應該有差異性和互補性,應該從主題定位、項目設置和服務質量三個方面來做。景區的運營和營銷同樣重要。”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37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