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對今天晚上正定的電子煙花秀充滿了期待,但是大家應該也是聽到了一個讓人非常不開心的消息,那就是正定的煙花秀取消了?這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取消了嗎
來自石家莊正定縣相關部門的消息,受降雪及重污染天氣影響,原定于2月19日晚舉行的正定電子煙花秀取消。
根據省大氣辦通知要求,石家莊市自2月16日8時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受重污染天氣影響,原定于正月十五(2月19日)晚上在曲陽橋鄉沙洲灣舉辦的電子煙花秀取消;正定園博園電子煙花秀取消;正定南城門電子煙花秀取消!
景點一覽
1.開元寺
開元寺就是前面故事里提到的凈觀寺,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名解慧寺,唐開元年間又響應唐玄宗號召改名開元。
從臺階下來,雖然唐塔和鐘樓赫然在目,可是還是先從眼前看起,一尊碩大的赑屃赫然在目,這是2000年在正定府前街路西出土的,后被移入開元寺,實際是一座石碑的碑座。赑屃體態豐滿,重量驚人,長8.4米,寬3.2米,高2.6米,體重107噸,是中國之最。

旁邊還有殘存的碑首,重14噸。造型為兩爪似鷹的二龍戲珠,中間為火焰狀纏枝寶珠,十分精美。
碑首后有數塊殘碑,碑文運筆流暢字體清晰,據說還有數段未找到。
石碑是被毀后埋入地下的,經專家學者多年考證,出土巨型石碑為唐末五代后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功德碑,這人和臭名昭著的石敬瑭有著一段頗為復雜的糾葛,這也是石碑被毀,埋于地下的原因,在此不提,感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這座大殿遺址也是唐代建筑,現在只剩下殘垣斷壁,又被修復成如今這般骨架。
看完了就是開元寺的主體建筑了,一塔一殿一鐘樓,一字排開,那個殿是清朝所建,沒啥興趣。
說到開元寺一鐘一塔的橫向布局,還頗有講究,一般寺廟都是雙塔對峙,鐘鼓(樓)齊鳴,像這樣一塔一鐘樓的平行結構,只在唐朝及之前出現,反映了佛教寺院建筑從早期以塔為中心向晚期以殿為中心的過渡情況,而開元寺的這般配置也成了如今的孤例。
2.鐘樓:
先看鐘樓,都說中國有4.5座唐構,去年在山西看到了最重要的兩個南禪寺和佛光寺,現在這個鐘樓就是那半個唐構(同時它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鐘樓)。
之所以是半座,是因為在后世的重修中,上層屢遭改建,已非原貌,然而下層卻奇跡般保留著始建時的風格。同時鐘樓也是中國僅存的幾座早期殿閣式樓閣建筑之一。
話說這門板是唐代遺物,梁思成先生在文革時還曾致電正定文保所,讓把鐘樓的唐代板門拆下來保護好。
可惜大門緊閉,無緣進入內中一窺究竟。
只能從網上找到照片來看個究竟,鐘樓內二層懸掛的銅鐘也是唐代原物,鐘高2.9米,口徑1.56米,千年不墜,也是一個力學奇觀!

3.唐塔:
看完鐘樓,再看唐塔。
這座塔被稱為須彌塔,又稱雁塔,外形和西安的小雁塔頗為相似。
須彌塔保持了唐代疊澀出檐塔形態簡樸大方的特點,正面中間開有一石券門,門楣上端嵌一石額,題“須彌峭立”四字。
門框上石紋精美。
從塔望向鐘樓。

最妙的是底座四面各有兩個力士雕刻,也是唐風的雄健大方!
4.陽和樓
先是陽和樓,現在看到的陽和樓是復建的,橫跨正定城南門內南大街上。
而原來的陽和樓始建于金末元初,元、明、清均有修葺。樓七楹、建立在高敞的磚臺上,臺下有圓拱洞門,左右各一,行人車馬可以通行,其布局略似北京天安門端門,但南面正中還有關帝廟一所倚臺建立。
令人痛心的是陽和樓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拆毀。今日雖然復建,終究覺得有所缺失!

5.臨濟寺
前頭故事說到臨濟寺是正定最古老的存在之一,始于東魏,而到了唐大中八年(854年),義玄和尚在此創立臨濟宗,因臨濟宗風機峰峻峭,故在海內外名聲大振,成了禪宗流傳最廣的一派,每年亞、歐、澳乃至北美等地臨濟宗高僧咸來朝拜祖庭。故正定臨濟寺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臨濟宗道場,也是世界臨濟宗的祖庭。
而正定四塔之一的澄靈塔就是義玄和尚的舍利塔,始建于唐,是一座磚砌八角九級密檐式塔,高30.47米,金大定年間(l161一l189年)重修。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了解完臨濟寺的悠遠傳承之后,再看澄靈塔,確實如梁思成先生所贊的挺拔峻秀,雕飾華麗,清晰秀麗,塔中之上品。
澄靈塔建在八角形磚砌基臺上。臺上為石砌基座,再上是磚砌須彌座。
塔第一層較高,四正面為磚雕拱形假門,四側面飾方形假窗,轉角刻圓柱,柱頭有卷剎。
第二層以上,層高逐減,密檐相接,各開間寬度也相應遞減,形成協調輪廓線,塔各檐下均施磚仿木構斗拱。
塔身各檐角梁為木制,檐瓦、脊獸和套獸均為綠琉璃制作。
6.廣惠寺
看完澄靈塔后,出門直奔廣惠寺。
在來之前,已經看過正定四塔的諸般形態,最吸引我的自然是廣惠寺的華塔。
在臨濟寺遠眺,華塔已經躍然在目,最妙的是現在兩寺之前休整成了一片自然空間,綠草如茵,鮮花如簇,木棧道蜿蜒其中,曼妙的古建筑點綴其中,感覺渾然一體。

繞到正門,一進去就看到華塔,實際上廣惠寺現在也只剩下這個華塔可看。
華塔,俗稱花塔,又名多寶塔。據記載華塔始建于唐代。現存華塔為金大定年間重修后的重要遺存。明、清歷代均有修葺,現代也有修復。
從造型上來說,廣惠寺華塔它屬于花塔型,重要特征就是在塔身上半部分裝飾有各種繁復的花飾,看上去好像巨大的花束。這種塔形成于宋遼金時期,元朝后幾乎絕跡,國內現存華塔總數也不過十幾座,正定華塔是現存為數不多的華塔中造型最奇特、裝飾最華美的一座,為海內孤例。
花束型塔身是華塔的精華所在,占了大約整體的1/3左右,拉近鏡頭看一下,其上按八面八角垂直線刻塑出獅、象、佛、菩薩、獸頭、大天王力士等形象,各種刻塑參差錯落、變化有致。
圍著華塔繞行數圈,有種看不夠的感覺,天空中的云層不自覺密集起來,塊塊壘壘地堆積在華塔上方,更顯得氣象萬千!
看完華塔,繼續往前是個頗大的廣場,前方不遠就是南城門,剛好是周日,人潮涌動,
因為之前下過一場雨,所以地板積了不少水,柏油路變成了鏡子,回頭看華塔,倒映在水中!
7.正定古城墻
正定古城已有1600多年歷史。東晉時土筑,北周時石砌,唐代重新擴建為土城,明朝擴建后改為周長24華里的磚城。現存正定城墻是明代遺存,城垣殘存8106米。
因為諸多原因,原本正定古城的四座城門已經湮滅,現在看到的南城門及兩側各50米的城墻,是正定縣政府號召百姓捐獻舊城磚,并投資399萬元人民幣于2001年修復完成。
登上城樓,視野更開闊,剛好趕上正定在城墻上搞民俗游園,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站在城墻上遠望,華塔儼然成了古城中心,之前看過的澄靈塔,須彌塔,還沒去看的凌霄塔在后面依次排開,蔚為大觀!

下了城樓,想回去休整下,天色卻突然又好了,夕陽從云縫里透出來,剛好原路返回,把之前三個廟再看一遍。
第一個就是廣惠寺,夕陽把華塔勾勒得層層疊疊,更顯質感!
此時臨濟寺已經關閉,只有澄靈塔靜靜地沐浴著夕陽,寶塔無聲,卻光華熠熠。
最后路過開元寺,發現居然還開著門,想著最后一抹夕陽就進來流連下。
看著兩座唐代建筑,慢慢在夕陽中變成兩道剪影,云在天空中萬千變幻著,仿佛再次打開時空隧道。高僧臨濟宗二十五代嗣祖夢堂和尚主持修建。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5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