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黔東南這里生活著很多的少數民族,因此這里也經常會有一些很熱鬧有趣的節日活動,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的說一下黔東南這里都有哪些節日吧!大家要是有時間的話,可以去參加一下啊!
姊妹節
臺江姊妹節,又被稱為“東方古老的情人節”。
每年春暖花開的三月,正是臺江姊妹節舉行的日子。這一天由姐妹們作主,她們可以把自己的情人相邀在一起,同吃長桌飯,同敘相守情。未婚的青年男女,則利用這個機會相邀到郊外踩木鼓舞,游方對歌,尋找愛的伴侶。如此一年又一年,一代傳一代。臺江姊妹節源于遠古,盛于當代,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保護遺產之一。
春天既是山花爛漫,萬物催生的的季節,更是有情人探花傳情,浪漫人生的美好時光。因此一年一度的臺江姊妹節別具情趣,美女如云,熱鬧非凡。
舉行時間: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前后波動)
代表地區:臺江縣
主要活動:唱歌、踩笙、踩鼓、討姊妹飯、游方等

蘆笙節
流行于貴州的凱里、麻江、丹寨各縣交界的舟溪一帶。各地的節期不統一,一般在農歷的正、二或三月;個別地區選在七月舉行。主要是祭祀祖先,慶祝豐收。一般在節日之前要舉行儀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與此同時,各家各戶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隨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著盛裝,佩戴銀花銀飾,小伙子們都各自帶著蘆笙,從四方八面向蘆笙場地涌來,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圍成圓圈,吹笙跳舞,持續四五天,氣氛十分熱烈,是一種融歌、舞、樂于一體的群眾性的文藝活動。
舉行時間:農歷正月十六
代表地區:舟溪
主要活動:盛裝游行、跳舞、唱歌、踩笙等

侗年
在侗族節日中,侗年為最大的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就如同漢族過年。2011年,“侗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貴州黎平、從江、榕江、劍河、錦屏,廣西三江等侗族地區都還完整保持有過侗年的習俗。侗族人民認為在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一切農耕事務完畢的秋后,便是勞作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到來的時候。在這被認為是舊歲已去、新年到來、禾谷滿倉、禽畜滿圈之時,家家殺豬宰羊慶賀,年復一年而沿襲成侗族的新年吉慶。精彩紛呈、博大精深的侗族民俗民間文化也將在年節期間集中展現,是黎平侗鄉一年一度最為繁華熱鬧的節慶之一。
舉行時間:各地過侗年的時間不一,以農歷十月到十一月為主
代表地區:黎平、榕江、從江
主要活動:祭祀、打年粑、品侗果、吃“凍”、蘆笙賽、演侗戲、唱大歌,走親訪友等

苗年與鼓藏節
苗年是苗家人一年一度最為盛大的節日,是當地集慶祝收獲、祭祀祖宗、感恩天地為一體的隆重節日。各個寨子過苗年的確切日期不盡相同,但一般在農歷十月、十ー月上中旬。每逢苗年,吊腳樓前會掛滿金黃的玉米、火紅的辣椒。家家戶戶都會下田摸魚、打糍粑、備足糯米酒過苗年,婦女們把未繡的衣裙繡好,給新衣裙綴上銀鈴銀片。過苗年必定要跳銅鼓舞,一般為五至七天,若遇到十三年一次的吃鼓藏,如郎德鎮的烏流村還要跳木鼓,熱鬧非凡。
舉行時間:農歷十二月初一至十五(時間有波動,僅供參考)
代表地區:貴州各苗族村寨中
主要活動:祭祀、踩鼓、吹嗩吶、跳蘆笙、賽馬、斗牛、游方、對歌、 爬竿等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薩瑪節
在黔東南的侗族地區,都崇拜“薩”,都有祭薩敬祖的傳統,尤以榕江“薩瑪節”最為隆重。“薩瑪”,即像沿海一帶崇拜的媽祖一樣,是侗家人信奉的圣母,是侗族祖祖輩輩的保護神。
在榕江三寶侗寨的薩瑪祠里,屋中央壘有一堆鵝卵石,石堆中間插一把半開的大黑傘。那傘就是薩瑪的象征,那石頭就是侗家兒孫的標志,表示在薩瑪的庇護下兒孫代代平安,村寨歲歲吉祥。
每年的正月初幾開始,三寶侗寨一帶就開始過薩瑪節了。節日里,人們先在年長的老母親率領下,到薩瑪祠點香上火舉行祭薩儀式。接著老人又舉著黑傘帶領大家繞著寨子巡游一圈,以示薩瑪所到之處都會相安無事,家家戶戶都和氣生財。
儀式結束后,有的就穿上草衣草裙,畫上花臉,自娛自樂地開始狂歡起來。這一天從早到晚整個寨子都沉浸在喝酒、唱歌的喜慶之中,比過春節還熱鬧幾兒分。
舉行時間:正月
代表地區:榕江
主要活動:祭祀、與薩同唱同跳同樂

收好這些活動信息吧!這些節日活動充滿著民族風情,獨具特色,大家可不要錯過啊!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6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