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名聞天下,作為蘇州園林之一的獅子林,或許在面積上不是最大的,但是在風格上一定是最為特別的。獅子林是蘇州唯一的一座佛教園林,從建設之初到如今不少大師名家在此參禪悟道,更有不少文人騷客,歷史名家在此留下墨寶和贊揚,更是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

獅子林的建造
1342年,蘇州的信徒們決定集資,為已在蘇州講了一年佛法的天如禪師造一座參禪的叢林。經過勘查,他們發現了一處荒廢的“前代貴家別業”,那里堆滿了本要運去汴梁為皇家造假山的太湖石,但宋朝滅亡后,太湖石便被留在了此處。
前人栽樹不成,后人卻乘了大涼——這些太湖石,被就地取材,堆疊成了獅子林的假山。獅子林的假山分兩部分,天如禪師設計堆疊的部分,是主假山區,包括旱假山區、水假山區和南部假山區。
園林,是造園者的精神體現。即是為禪師所建,必然從建筑到布局要處處充滿禪意。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獅子林的命名
在佛教中,獅子是堅強、威嚴的象征;佛講法,喚做“獅子吼”;而天如禪師的師父中峰和尚又得道于杭州天目山獅子巖,天如禪師以“獅子林”命名新修建的叢林,既表達了宗教旨意,又兼顧了獅子林中假山石峰形似獅子的特點,以“無聲無形”托諸“獅子”以警世人。
正是在這座禪意濃濃的園林里,禪宗的臨濟宗,得到了傳承和弘揚。
“獅子林”之名,自那時便沿用了下來。但初建的獅子林,遠比現在的獅子林要簡陋的多。僧人們“就樹下作小屋數間。正月作,二月成,三月入居之”,建成的房屋雖不多,但與禪院無異,最大的特點是“竹與石占地大半”,別具一種山林氣息,天如禪師曾在詩中自豪地寫到: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萬山中。

獅子林歷史
明朝建立的第6年,獅子林的主持如海上人邀請畫家倪瓚作《獅子林圖》,一向畫中無人的倪瓚,居然破天荒在這幅畫中畫了兩個人物,一個是端坐中部院內的古佛,一個是站在左邊問梅閣下的和尚,顯然是如海無疑。獅子林的名聲因此大振,一度成為吳門文人賦詩作畫、游吟闊談的名勝之地。
明永樂年間,如海圓寂后,寺中和尚散盡、諸境頹敗,經過四代主持苦心經營的獅子林,只剩一片朽木枯池、殘垣斷壁,往昔的一切都淪沒在荒煙野草殘霞落照間。直到萬歷年間,僧人明性奏請皇帝將獅子林追復為“圣恩寺”,又持缽化緣,靠著信仰建起了佛殿、經閣、山門,形成前寺后園的格局。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6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