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宣布開始為期10年的禁漁規(guī)劃政策,此條消息一出兩級分化的概念討論瞬間產(chǎn)生,對于長江禁漁的政策實施究竟是基于何種原因,對于漁民來說這又將是一種怎樣的結果呢。

長江十年禁漁
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qū),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率先實行全面禁捕;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qū)以外天然水域,最遲自2021年1月1日零時起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間禁止天然漁業(yè)資源的生產(chǎn)性捕撈。這一空前嚴格的禁漁措施,為長江流域擺脫“無魚”困境帶來了希望。
十年禁漁的利弊
十年禁漁的計劃出臺,漁民表面上是利益受損方,但從長遠看,他們受益無窮。長江流域魚類資源大幅萎縮,實際上跟部分漁民涸澤而漁的捕撈方式息息相關。類似“電網(wǎng)捕魚”這種無論大魚小魚一律通殺的捕撈方式,盡管國家明令禁止,但卻屢禁不止。惡性的捕撈方式使得魚類資源枯竭,而枯竭的魚類資源導致漁民生活難以為繼。十年,對奔流了成千上萬年的長江來說不過彈指,但用好接下來的十年,也許可以換來長江的新生。而這份來之不易的新生,需要人們付出更大努力,長久守護。

為什么要禁漁十年
以四大家魚為例,它們繁殖成長通常需要四年。禁漁期設置十年,才可以讓它們繁衍兩三代,這樣他們才會的數(shù)量才可以恢復,個體也能越變越大,也才能出優(yōu)質的好魚。而以往三個月的禁漁期,生長的魚還不夠三天捕撈,7月1日開捕后,過去三個月的繁殖成果幾天內(nèi)就被“絕戶網(wǎng)”打撈殆盡,魚類種群依然無法繁衍壯大。

長江白鱘宣布滅絕
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滅絕。早前,白鱀豚和長江鰣魚已經(jīng)被宣布功能性滅絕,如今,又一物種步了它們后塵。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據(jù)介紹,長江白鱘至今已存在1億5千萬年之久,是和白堊紀霸王龍同一時代的生物。其體型巨大,成魚普遍長7-8米,據(jù)傳最大可以到“萬斤”。同時,它游速還非常迅疾,是水中的頂級掠食者,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6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