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去的主要有:菩薩頂,顯通寺,殊像寺,黛螺頂,塔院寺,鎮海寺,五爺廟等。
下面有具體介紹請參考。五臺山現有建筑比較完整的寺院95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南禪寺、佛光寺、顯通寺、廣濟寺、巖山寺(繁峙縣)、洪福寺(定襄縣);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塔院寺、菩薩頂、圓照寺、羅睺寺、殊像寺、碧山寺、南山寺、龍泉寺、金閣寺、尊勝寺、延慶寺、公主寺(繁峙縣)、三圣寺(繁峙縣)、惠濟寺(原平市)、石佛堂(河北省阜平縣);其余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宗教活動場所的角度,被公布為全國重點寺院的有11處: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羅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閣寺、廣宗寺、廣仁寺、黛螺頂、觀音洞。五臺山佛教組織以寺院為單位,按佛教傳承之不同,寺院分為青廟和黃廟。青廟亦稱和尚廟,僧侶大都為漢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稱青衣僧。五臺山大部分寺院屬于青廟。青廟中又有十方廟和子孫廟之分。子孫廟按師徒關系實行家傳制,外寺僧人不得在本寺擔任職事。歷史上五臺山青廟多屬子孫廟。十方廟可以接待四方來僧,在寺僧人亦可十方云游,組織管理實行選賢制。現在,根據中國佛教協會頒布的《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辦法》,原來的子孫廟均已不實行家傳制而改行選賢制,子孫廟和十方廟已無明顯的分別。黃廟亦稱喇嘛廟,屬于藏傳佛教。五臺山藏傳佛教均屬宗喀巴大師創立的格魯派,信教喇嘛均穿黃衣,戴黃帽,稱黃衣僧。明永樂年間,五臺山始有青廟改成黃廟。清康熙時,敕令將羅睺寺、壽寧寺、三泉寺、玉花池、七佛寺、金剛窟、善財洞、普庵寺、臺麓寺、涌泉寺等10寺改為黃廟。于是,青衣僧改為黃衣僧,漢喇嘛由此產生。現在,五臺山有黃廟8處,即菩薩頂、羅睺寺、廣仁寺、萬佛閣、鎮海寺、廣化寺、觀音洞、上善財洞。
現在去五臺山旅游需要注意些什么, 必帶物品需要什么注意事項1.五臺山是佛教圣地,不管信不信佛,要入鄉隨俗,保持清靜,禁止大聲喧嘩,在寺廟應尊守寺廟規則。2.來五臺山僅是旅游,盡量避讓賣香火的商販,不買就不要隨便伸手接,有時候很難擺脫對方的糾纏。3.準備好零錢,五臺之間沒有任何商店小賣部,吃齋、住宿、拜功德都需要零錢。不過,如果愿意大面額投入功德箱,當然也沒人反對。4.不論遇到和尚、尼姑、居士、年輕的和年長的均可稱之為“師傅”。5.不論是“你好,謝謝,再見”均可說“阿彌陀佛”。
必帶物品
1、帶一個大可樂瓶。在觀音洞、佛母洞等多個地點都有泉眼,可以接山泉水帶回家;據說這些山泉經過歷代高僧大德的加持,據說有治病的功效。
2、厚衣褲。別以為現在是夏天,五臺山也叫“清涼山”,臺頂還是挺冷的,比如北臺可能還有積雪。到五臺山,一定要朝五個臺的臺頂(否則白去),那里都是平坦開闊的草甸(有點像康藏那種藏族牧區的感覺),讓人心曠神怡,忘卻煩惱。
3、手電筒。如果要起早爬到東臺去看日出,這個是必備的。而且,旅游帶手電筒是從來沒有用不上的時候,相信喜歡旅游的朋友都同意。
4、鬧鐘。如果你住在寺院里面,就要遵守寺院的作息時間。一般寺院早3-4點打板上早課。起這么早比較痛苦,但你參加一次早課,相信會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5、皈依證(如果有的話)。五臺山各寺院對佛教居士免門票。規矩是,入某寺山門時,向檢票的出家師傅合十,口稱“阿彌陀佛”,然后出示皈依證,他就會回一句“阿彌陀佛”,你就免票了。
6、方便面或其他方便食品。五臺山臺懷鎮飯館的飯菜很不咋地,建議不要在那里吃了。如果住顯通寺等大寺院,那里的齋飯倒是很好,但是帶家人老去吃,我總覺得好像會銷福。
7、帶一個拜墊(或者野餐布),如果背包還有空間的話。因為你可能想在臺頂或者什么地方靜坐一下,或者磕幾個頭,那都是比較正常的事。
8、準備一面黃布或者空白黃旗幡。每到一個寺院,可以請師傅給蓋上那個寺院的大印。這樣蓋滿旗幡以后,回去后掛在家里墻上,可以辟邪、息災、轉運、調風水,因為它濃縮了各個寺院的祝福和法力,切記!
五臺山旅游必去的幾個寺廟
【 五臺山旅游必去的幾個寺廟】相關文章
最新發布
-
-
3、大華三路地鐵站
地鐵7號線在本站的運營時間 往 美蘭湖 方向 往 花木路 方向 車站 首班車 末班車 首班車 末班車 大華三路 6:17 23:17 5:45 22:45 大華三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