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館新館游館攻略
作為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館和國內最大規模采用隔震措施的博物館,成都博物館新館館藏文物豐富多彩,包括青銅器、金銀器、畫像磚、石刻、陶瓷器、書畫和木雕等各類文物20余萬件。其中,不少珍貴文物是發掘后首次公開展出,如天府石犀、老官山漢墓出土的醫學竹簡、人體經穴髹漆人像、蜀錦提花織機模型等。同時,商業街船棺葬及其隨葬漆器、天府漢碑、曾家包漢墓出土東漢畫像石等一批“鎮館之寶”,也都精彩亮相。
成都博物館門票:免費(憑個人身份證領門票)或者網上預約門票~(預約方式見文末)
開放時間:5月1日—10月31日 每周二至周日9:00-20:30,19:30后停止進館。2、11月1日—次年4月30日每周二至周日9:00-20:00 19:00后停止進館。3、每周一(法定節日、小長假及黃金周除外)、除夕、正月初一閉館。
交通:乘坐53、45、43、47、78、64路等至天府廣場站下。
溫馨提示:
作為一座現代化氣息濃郁、富有生命力的博物館,小成通過文物征集、保護、研究和展示,傳播成都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講述成都幾千年的璀璨歷史。為進一步提升和完善文化服務功能,特地在三樓開辟了文博書廳,供大家在游覽展廳之余休憩和閱讀。
免費不免票周一閉館 不要跑空了
地點:成都博物館位于天府廣場西側,青羊區小河街1號。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開放時間:5月1日—10月31日 每周二至周日9:00-20:30,19:30后停止進館。2、11月1日—次年4月30日 每周二至周日9:00-20:00 19:00后停止進館。
票務
免費不免票 憑身份證領票
成都博物館執行的是免費不免票政策,參觀當日憑本人身份證現場領票免費參觀。
講解
免費講解服務 分上下午場
聽著講解逛博物館,收獲可不小。記者了解到,在試運行期間,成都博物館為公眾提供免費講解服務,分上午場與下午場。
安檢
食物禁入 飲用水檢后可帶
食物是不允許帶進館內的,游客可以存放在寄存點。瓶裝水經過安檢后,可以帶入。
中午飯點,市民可以在天府廣場下沉的美食街解決,吃飽了以后重新進館參觀。
接下來教你成都博物館新館怎么觀賞:
探館 外形講究有文化
酷炫外形源于古蜀文明對“金”“玉”的崇尚
從上往下看,由金色的銅與透明玻璃裝飾的新館,在陽光照射下好似“金鑲玉”,簡潔有力,充滿現代感。其外飾面采用2萬塊德國造銅板進行裝飾,銅板幕墻面積約20000平方米,是目前已知國內最大的銅材飾面單體建筑,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發光。
從天府廣場眺望,新館又像成都平原周圍連綿起伏的小山。據了解,新館建筑外形是從古蜀文明中最輝煌的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中獲得靈感,造型取意于古蜀文明對西山的崇拜。金銅與玻璃結合的設計構思,源于古蜀文明對“金”“玉”的崇尚。
從館內四樓拾級而上,就能看到最具特色的區域——百米觀景長廊。透過長廊的巨大玻璃幕墻,可將天府廣場的全景盡收眼底。
博物館自二樓起,常設有成都歷史文化陳列。
探寶 鎮館寶貝看過來石犀牛具有極高考古與藝術研究價值
這就是天府廣場挖出來那個犀牛嘛,好壯實,長得乖得很。
外表呆萌的石犀牛,可是大有來頭。它最早被發現的時間是在1973年,天府廣場鐘樓挖地基時就被發現之后又被回填,這一“睡”又是幾十年。2010年10月7日,代表一代人記憶的鐘樓被拆除,將在原址修建天府大劇院。為此,2013年1月8日,石犀牛從大劇院工地請了出來。
它的耳朵、眼睛、下頷和鼻子仍然清晰可辨,局部裝飾卷云圖案,四肢短粗,身體渾圓,造型極萌。雖是呆萌可愛,但其個頭卻不小,石犀牛長3.3米,寬1.2米,高1.7米,重達8.5噸。
據考證,石犀牛由整塊紅砂巖雕刻而成,埋藏在西晉地層以下。最早埋于秦朝、最晚埋于西晉,但它的制作年代早于西晉。是目前成都市區出土的最早最大的圓雕石刻,具有極高的考古與藝術研究價值。出土之時,前國家文物局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現場查看并感嘆:“(石犀)在一定程度上改寫了中國雕塑史。”
經穴髹漆人像國內最早最完整人體醫學模型
這尊在“老官山”漢墓出土的完整人體經穴髹(xiū)漆人像,高約14厘米,五官、肢體刻畫準確,人像身體上用白色或紅色描繪的經絡線條和穴點清晰可見,不同部位還陰刻了“心”“肺”“腎”“盆”等線刻小字。它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經穴人體醫學模型。與墓葬出土的經脈醫書相對照,對揭開中華醫學經脈針灸理論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還有920支竹簡,初步分析內容為九部醫書,部分醫書極有可能是失傳了的中醫扁鵲學派經典書籍。
漢代石碑碑刻文字為珍貴的文獻資料
2010年出土于天府廣場東御街地下人防工程里的兩塊漢代石碑形狀怪異:石頭有四個角,還是翹起的,上邊還有均勻的鏨子紋路,刻著工整的文字……較大的大碑上,碑文末段提及“元嘉有二仲□”,專家將“元嘉有二”解讀為“東漢元嘉二年”,而“仲□”則可能是“仲夏”或“仲秋”。元嘉二年也就是公元152年,時值漢桓帝劉志在位。而在較小的一塊石碑上,落款處“本初元年六月下旬”字樣十分清晰。本初元年系公元146年,也就是說,兩塊石碑中,較小的一塊碑距今已有1864年。
石碑上篆刻文字2000多個,遠遠超過了以往國內所發掘的漢代石碑,填補了漢代極為匱乏的文獻資料。
小成文博書廳于8月21日正式對外提供服務,您還不知道嗎?作為一座現代化氣息濃郁、富有生命力的博物館,小成通過文物征集、保護、研究和展示,傳播成都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講述成都幾千年的璀璨歷史。為進一步提升和完善文化服務功能,小成特地在三樓開辟了文博書廳,供大家在游覽展廳之余休憩和閱讀。
文博書廳位于展廳三樓“花重錦官城 (隋代—清代)古代篇”展廳外的公共區域內,包括文博圖書區、文創產品區和時尚飲品區。該區域既有關于成都歷史、文博考古、民俗文化、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圖書,還有以成都文化為創意源泉的文創產品,更有香濃的時尚飲品,這里就不再一一舉例,想知道就來和小成約會吧!只要您駐足留心,一定會有驚喜!
成都歷史、文博考古等圖書,以成都文化為創意源泉的文創產品、文化休閑服務。
看完博物館的精彩展覽,坐在窗邊休息片刻,翻閱自己喜歡的書籍,俯瞰天府廣場美景,與親友一起享受這盛夏里的“花重錦官城”;您會發現,成都博物館不僅是一座展示成都歷史民俗的展館,更是必不可少的文化休閑場所。
小成溫馨提示:為了給大家更好的參觀體驗,請大家在文博書廳里享用售賣的食品飲料,切勿帶出書廳。博物館展廳內有較多裸展文物,食品飲料會危害文物安全,請大家積極配合!
公交:地鐵出口直達博物館門口
由于每天前來參觀的游客眾多,且博物館并沒有設地下停車場,因此建議大家采用公共交通抵達,不管是地鐵還是公交車,都很方便。
乘坐公交車:43、45、47、64、13、16、23、26、38、61、99、303路公交均可到達。
乘坐地鐵:請選擇一號線、二號線天府廣場站,西1出口(南),出口直接設在博物館門口。停車 可就近停放天府廣場地下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博物館沒有設地下室內停車場。博物館不設停車場有兩方面考慮。首先,是避免汽車尾氣破壞文物。其次,怕文物被盜。不過,緊鄰的天府廣場設有地下停車場,且24小時開放。停車費為5元/2小時,2小時后2元每小時。需要開車的朋友可以選擇就近停車。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8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