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有什么人文景觀?梅城人文景觀介紹
人文景觀介紹
梅城自然風光非常優美:
人文景觀也很豐富
梅城處處有故事,比如:
孫韶、少康大師、商駱,還有如為民求雨而中暑身亡的王光鼎和王公寺、范仲淹和思范坊、陸游三代和嚴州的情結、知事張良楷和建德的造林、江司諫-江公望和江家塘、俞夔兄弟的兄弟進士坊和重修南北峰塔。戴不凡和家鄉梅城等等、舉不勝舉。
孫韶(148-241),字公禮: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本姓俞,三國時代梅城人。善用兵,深得孫策欣賞,收為義子,賜從王姓改姓孫。魏黃初年,孫權為吳王時,升遷為揚威將軍,封建德候。
吳黃武八年,任鎮北將軍。韶任邊將十余年,邊防安穩,軍威大振。赤烏四年(公元241年)卒。后代世居梅城。
六合古井和吳國太:
梅城的石板井頭南端,有一口古井,整個井身是用石板砌成六角形的。很深,水也很清。
據說是東漢未年丹陽太守吳景,家住梅城時所建,吳景之姐嫁給孫堅,是孫策孫權的母親,世稱吳國太。此井距今至少也有1800余年啦。后人在井圈上刻了“六合古井”四個字。
玉泉寺與少康大師:
烏龍山上南麓的玉泉寺(俗稱石佛坳),寺旁有泉,冬夏不竭,而得名。
古寺掩映在松林之中,環境清幽。站在寺門南望,但見山巒起伏,像是蓮花開瓣,南北雙塔高聳其間,猶如亭亭玉立之,梅城蓮蓬。
廟內有一奇石:
人稱之為息石,唐德宗貞元年間(公元749年前后),凈宗五祖少康大師在此建道場,并將邊上的一塊謂“息石”的巖石雕鑿成一尊“阿彌陀佛”石像,此石據說不是產自烏龍山上的,它與周圍山上的巖石色澤不一樣,凡人燒香拜佛后,常有到石邊靠靠、貼貼,說是能祛病消災的。
三元坊、落元里、商駱 明朝宰相商駱出生在梅城:
自小在文廟讀書。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鄉試中考中解元,正統十年(1445年)在會試中考中會元,同年又在殿試中考中狀元。
在歷史上象他這樣連中三元的是絕無僅有的:
為此在成化十四年(1478年)在府衙所在地梅城建了一座叫“三元坊”的石牌坊以示紀念。這段路也就叫“三元坊”了。
《聊齋志異》與明桂、青柯亭 蒲松齡的文學名著《聊齋志異》許多人都知道:
它的最早刻本“青柯亭本”就是蒲松齡的山東老鄉趙起杲, 1766年也就是清乾隆三十年,任嚴州知府時,在府衙內的青柯亭里為蒲松齡的遺作《聊齋志異》校訂、刻板、印行的。
世稱“青柯亭本”。青柯亭邊有二棵桂花樹,一棵開白花,一棵開黃花,人們稱為“金桂、銀桂”,相傳是明代所植,至今已有四百余年。仲秋時分,花團錦簇,濃香馥郁,就好象蒲翁書中的故事所描寫一樣。
以上僅供參考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8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