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府在什么時候重建的?
木府遭損
1996年2月3日,一場突如其來的7級大地震,無情地降臨于麗江這座歷史 木府文化名城。
工程立項
震后,世界銀行的官員來到麗江考察,他們既為古城大多數民居建筑保持完好感到欣慰,又被麗江人民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的精神所深深感動,于是主動提出愿意提供貸款幫助恢復重建古城。
得知此事,麗江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喜出望外,馬上召集有關人員與世界銀行的官員洽談貸款項目。
這期間,黃乃鎮陪同世界銀行的官員參觀了古城風貌,向他們詳細介紹了麗江古城和木府輝煌的過去,同時匯報了恢復重建木府的計劃。
世界銀行的官員聽了十分激動,木府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把他們吸引住了。他們決定親自到木府遺址實地考察,最后世界銀行的負責人理德當場拍板,同意把恢復木府作為重建古城的一個主要項目。
理德先生問,整個項目需要多少資金?黃乃鎮說,大約2500萬元人民幣。
當晚,世界銀行的官員核算后說,估計需要3600萬左右,一旦設計的項目被批準,世界銀行將負責提供貸款。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木府重建
木府恢復重建工程接近尾聲的時候,黃乃鎮想,麗江古城已申批為世界文化遺產,而木府又處在古城的中心位置,被稱為古城的王冠,如果將木府定位為麗江古城博物院,豈不是既可以充分展示古城悠久的文化歷史,又可以加強麗江民族民間文化的研究嗎!這一想法得到了縣委、縣政府領導的支持,給古城博物院正式編制,定為事業性質、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
木府則作為其下屬的自收自支的企業,工作人員全部招聘,并培訓了一批熟悉木府歷史、熱愛文化工作的講解員。
1999年2月2日
新修復的木府舉行竣工典禮,重新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木府,占地46畝。
在369米長的主軸線上依次建有:忠義石牌坊、儀門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光碧樓、玉音樓、三清殿;兩邊各有配殿、閣樓、過街樓、家院、官驛、長廊等,共計162間屋宇。
坐西朝東,依山而布,高低錯落,起伏有致,成功地再現了這座昔日麗江“紫禁城”的氣勢,自有一種山城古殿的獨特風采。
木府在保留明代建筑風格的同時,又貫穿了麗江古建筑古樸簡潔、厚重敦實的風格,融匯了納西族、白族各個民族的精湛工藝,成為了個性與共性共存的“大觀園”。
府內“玉溝”縱橫,活水環繞,體現出麗江特有的風水和建筑文化特色。
以上僅供參考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8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