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是怎么形成的
1、關于西湖生成的原因,古代有關書籍記載都較簡略。
明代《西湖游覽志》卷一載:“西湖三面環山,溪谷縷注,下有淵泉百道,潴而為湖。
2、”近代學者從地形、地質、沉積及水動力學等方面進行了考證。
其中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西湖是由海灣逐漸演變而生的一個潟湖。
3、民國9年(1920年)
科學家竺可楨考察西湖地形后發表了《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其稱:“西湖原是錢塘江左邊的一個小小灣兒,后來由于錢塘江泥沙沉淀下來,慢慢地把灣口塞住,變成一個潟湖。”
4、竺可楨還從沉積率推斷,西湖開始形成年代距今一萬二千年前。
竺氏認為西湖形成之初,面積要比現在大,后由于三面山區中的溪流注入,所挾沙逐漸填充西湖,湖面隨之逐漸縮小,倘若沒有歷代的不斷疏浚,西湖恐怕早已湮廢。
5、1924年
地質學者章鴻釗發表《杭州西湖成因一解》,對竺氏的觀點又進行了補充:西湖之成,其始以潮力所向而積成湖堤,其繼以海灘變遷而維持湖面,二者為形成西湖之重要條件。
6、但是
潟湖說在現代科學考察中受到了懷疑。
7、1950年以后
地質部門對西湖湖中三島和湖濱公園地質鉆孔取樣分析,認為距今一億五千萬年的晚侏羅紀時,以今湖濱公園一帶為中心,曾發生過一次強烈的火山爆發,寶石山和西湖湖底(大部分)堆積下大量火山巖塊,由此,曾出現火山口陷落,造成馬蹄形核心低洼積水,即西湖雛型。
8、1979年
地質工作者對湖濱鉆孔采取的巖樣作微體古生物分析后著文認為,根據不同化石的組合,西湖的形成過程可劃分為早期潟湖、中期海灣、晚期潟湖三個階段,隨著錢塘江沙坎的發育,西湖終于完全封閉,水體逐漸淡化,形成現在的西湖。
9、西湖周圍的群山,屬于天目山余脈。
根據巖性差別和山勢高低,可分 杭州西湖為內、外兩圈。
10、外圈有北高峰、天馬山、天竺山、五云山等,屬高丘陵地形
山體主要由志留、泥盆紀巖屑砂巖、石英砂巖構成,巖性較堅硬,不易風化侵蝕。
11、峰巒挺秀,溪澗縱橫,流水清洌,是西湖泉水最多地帶。
內圈有飛來峰、南高峰、玉皇山、鳳凰山、吳山等,山勢較低,屬低丘陵地形。
12、山體均為向斜山地
主要由石炭、二迭紀石灰巖構成,易受水流溶蝕,形成了煙霞、水樂、石屋、紫來、紫云等溶洞。
13、內圈的群山,除巖溶丘陵外
還有橫亙西湖北緣的葛嶺、寶石山,由火山碎屑巖組成,海拔在百米左右。
14、寶石山地貌氣勢磅礴
石峽陡立壯觀,絕壁通幽,赭色寶石(碧玉)嵌入巖中。
以上僅供參考
杭州旅游線路推薦:
<杭州一日游>http://www.xialvyou.cn/wan/hangzhouyiriyou.htm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烏鎮一日游>http://www.xialvyou.cn/wan/wuzhenyiriyou.htm
<千島湖經典一日游>http://www.xialvyou.cn/wan/qiandaohuyiriyou.htm
<西塘一日游>http://www.xialvyou.cn/wan/xitanglvyou.htm
<烏鎮、千島湖二日游>http://www.xialvyou.cn/wan/wuzhenqiandaohuerriyou.htm
<杭州、烏鎮二日游>http://www.xialvyou.cn/wan/hangzhouwuzhenyou.htm
<千島湖黃山二日游>http://www.xialvyou.cn/wan/qiandaohuhuangshanyou.htm
<橫店影視城二日游>http://www.xialvyou.cn/wan/hengdianeriyou.htm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8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