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城市簡介
一、位置
聊城地處山東西部,位于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京杭大運河和黃河在此交匯,京九鐵路、膠濟邯鐵路、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黃金大十字”。
二、 聊城傍水而生,因水而興,碧波蕩漾的水域足足占去城區面積的三分之一。
黃河在境內蜿蜒百余里,徒駭河、馬頰河等30多條河流縱橫交錯,京杭大運河從市區縱穿而過。市區內還擁有水面面積達6平方公里的我國北方最大的城市內湖—東昌湖。她以其獨特的秀美風姿環抱著1平方公里、方方正正的宋代古城。信步聊城,似乎時空交錯,“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體,交相輝映”勾畫出“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的絕代風姿。
三、 聊城歷史悠久
2500多年的文明發展史,遺留下400多處文物古跡。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金瓶梅》、《聊齋志異》、《老殘游記》的許多題材也都取之于這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傳說。沿運河而行,古韻十足的山陜會館、鈔關、鰲頭磯盡收眼底;新石器時代的龍山遺址,魏晉時期的曹植墓,宋代的鐵塔,明代的光岳樓等名勝古跡又會帶著當時的氣息,以神秘的姿態躍然眼前;名著中的景陽岡、獅子樓、柴府花園、李逵井仍留有縱橫人間的英雄氣概,激發萬丈豪情。
四、 從古至今,這里從不缺少水的靈氣,人杰英豪輩出,古有宰相朱延禧,兵家孫臏,民族英雄岳飛,名臣傅以漸,狀元鄧鐘岳,藏書富四海的楊以增。
近有張自忠、范筑先、傅斯年、季羨林、李苦禪;新時代的楷模張海迪、孔繁森更是聊城人民的杰出代表。運河賦予了聊城絢麗多彩的文化,中國著名的雜技之鄉、京劇之鄉、民間剪紙之鄉和民間書畫之鄉都在這里爭奇斗艷,南北各大菜系也因運河之故在此交融爭輝,造就了馳名的運河美食文化。
五、在聊城,可“依水而居,伴水而生,擁水而眠”。
1、東昌湖風景秀美,波光瀲滟;武松打虎的景陽岡上,“三碗不過岡”的酒旗依然飄揚;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2、斗殺西門慶的獅子樓上仿佛仍能聽見喊殺的聲響,海慧寺、李逵井、大覺寺等都留下了水滸英雄的足跡。
3、暢游天沐溫泉旅游度假區,于氤氳水氣中,沐浴天地精華;探索廣袤的馬頰河森林度假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4、走進萬畝梨園,賞花、采摘、品果,體驗農家之樂。
5、還可以看看國粹書畫、聽聽清心的佛教梵唄音樂,品品正宗的東阿貢品阿膠,享受身心的無限滋養。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8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