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園林來說,蘇州大多是私家的園林,要是想要體驗一番皇家范兒還是要去首都的,作為保存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的北海公園,可以說是不可錯過的。來到北海公園首先看到的應該就是在對稱軸線上高聳著的白塔了,今天主要是對北京北海公園白塔介紹一番,有興趣的游客們可以來圍觀。
白塔的歷史
白塔是一座藏傳的喇嘛塔,始建于清朝初期的順治八年,“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陰贊皇猷,請立塔寺,壽國佑民。”這番話是鐫刻在建塔的石碑上的,這番懇求得到了皇帝的恩準于是便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1679年的一場地震,將白塔震毀,在次年得以重建此塔。今天我們見到的這座白塔便是重新修建了的,雖不似原汁原味,但也是經過歷時沉淀的。
但是,在1976年的唐山地震中,北京地區受到了波及,白塔的塔頂被損。在修復的時候,工人發現了藏在塔內主心木中的一個二寸見方的金漆盒子,盒蓋繪有太極圖,盒內藏有兩“舍利”,由此證明了這座白塔其實是一座舍利塔。白塔的介紹
北海公園占地約七十公頃,因當時封建宗教氣氛的濃厚,北海公園中有瓊華、團城和犀山臺三島,分別象征著蓬萊、瀛洲和方丈這三座仙山,體現了建設者對于蓬萊仙境的追求。,以及當時政權的主旨。這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景區是瓊島,邁上瓊島首先看見的一定是白塔,中國的園林一般講究對稱中庸,而白塔便是位于景區的南北對稱軸線上,可謂是占了一塊風水寶地。整座白塔高35.9米,是上圓下方的結構,塔身構造精巧富有變化,這樣的形式被稱為須彌山座式。塔頂設有寶蓋、寶頂,并裝飾有日、月及火焰花紋,以表示“佛法”會象日、月那樣光芒四射,永照大地。塔身正面有一座盾形的小龕,這座小龕俗稱“眼光門”,又叫“時輪金剛門”,在佛教文化中自有它的深意,小龕的內壁上塑有紅底黃字的藏文圖案,是“吉祥如意”的含義。
白塔矗立在瓊島的頂峰,隱映在蒼林郁木之中,在一片綠蔭擁簇之下,隱隱綽綽看見一片白色宏偉建筑,巍峨壯美,挺拔高聳,格外的引人矚目。白塔是一座象征著神權的建筑物,由于建立在瓊島的重要位置,具有主宰全園的氣勢,帝王借此來以體現“君權神授”的封建思想,這可謂是皇家園林建筑的一大特色。
瀏覽過了這篇北京北海公園白塔介紹的文章,不知道你對于白塔有什么向往沒有,總之這樣一座帝王的特色建筑很是值得一看的。
【北京北海公園白塔介紹】——景區的地標
【【北京北海公園白塔介紹】——景區的地標】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