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是南京市的市花,每年這里都會有針對梅花的特色旅游活動,最熱鬧的就是在春天舉辦的國際梅花節了。而南京舉辦梅花節活動中心就是在南京的梅花山。
說它是山確實有點夸張了,因為它的海拔只有五十多米,只能算個小山崗。不要看它山雖小,卻是南京的一個文化重地,在這里不僅有滿山的梅花,更有三國時吳國的國君孫權和他夫人的陵墓。并以孫陵崗命名此處。這座梅花山真正走進世人的眼中還是從中國的國民黨先驅孫中山先生去世開始的。在中山先生去世發后中國當時的國父委員會就決定在先生的陵墓周圍培育他生前最愛的梅花作為紀念,而當時的孫陵崗就是種植面積最廣的地方。后來人們由于這里梅花盛開的美景秀麗多姿,漸漸用梅花山來稱呼它。
到現今為止,孫權的陵墓保存的還比較完整,這和明朝的朱元璋還有很大的關系呢。因為當年明太祖的地宮也建在了這里,在建造時本應該把孫權的墓遷走的,但是明太祖說孫權是歷史上的一個英雄人物,不要再移動它了,于是便把孫權的墓留在了明太祖地宮的門外,有讓其為他守門的意味。也正因為明太祖的這項決定,使現在的孫權墓前的石刻依然保存得很完整。
現在的梅花山上還建有一個“觀梅軒”,這個地點在民國時曾經是中國有明的大漢奸汪精衛的墓地,不過后來在蔣介石政府掌權時派軍隊把這個墓地給炸開后把汪的尸體給挖出來,此墓也被鏟平了。后來又安排陵園在這里建造了一座亭子,命名為“觀梅軒”。并且是由孫中山先生的兒子親自為此亭題寫的牌匾。梅花山上還有另外的一個觀賞性建筑,它就是建立在山頂之上的“博愛閣”。而且現在博愛閣上懸掛的正匾還是孫中山先生的親筆手書呢。在博愛閣里面的內柱上還有臺灣商務會長親筆提寫的對聯,通過這幅對聯贊揚了中山先生的愛國之情。今天的南京梅花山已經發展成了中國最大的梅花種植區了,總面積超過了一千五百畝。而且梅花山的梅花品種繁多,共有二百多種,占世界現存品種的三分之二還要多。現在梅花山的梅花主要可以分為白梅、綠梅、紅梅和宮梅等,這樣的叫法也只是按照梅花開出的顏色進行的簡單區分。其實這里的梅花多是梅中極品,像梅王、梅后、和情人梅等稀有的梅花品種在這里都能看得到。
南京人對梅花的喜愛有著很長的歷史,有證可查得是從六朝時期開始的,據記載發那時這里的人們就開始種植梅花了,到現在已有一千多年的時間了。春天是這里梅花競相開放的時候,漫山遍野之間都是透著傲骨的梅花,空氣中更是彌漫著梅花的香氣,景色十分壯觀。每到這時候都會有大量的游人到這里來探梅,賞景。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9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