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業歷史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建于1959年,是中國最早建立和自然科技史博物館之一,位于市內自流井區解放路,原為到自流井經營鹽業的陜西鹽商集資興建的西秦會館。博物館主要收藏、研究、陳列中國鹽業歷史文物和資料。
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坐落在四川省自貢市市中區龍峰山下,系自貢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館址由兩座古建筑組成。
擁有“西秦會館”“吉成井鹽作坊遺址”兩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王爺廟”1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在歷史文化名鎮富順獅市鎮設有獅市分館,以收藏、研究和陳列中國井鹽歷史文物為基本功能,收藏有珍貴文物3879件(套)。
這組雄奇的古建筑,是清乾隆元年(1736)到自流井地區經營鹽業的陜西籍商人合資修建的,占地約三千平方米,歷時十六載竣工。因會館主供關羽神位,亦名關帝廟,俗稱陜西廟,是會館與神廟相結合的建筑群。會館設計精巧,結構繁復,融宮廷建筑與民間建筑風格于一體,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征和個性,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筑的瑰寶。
該館以鮮明的特色和豐富的內涵。為游客提供了一個了解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窗口。棟雕梁之下可見許多珍貴的鹽業歷史文物,既有詳盡的文字圖片說明,又有豐富的實物資料展示,生動地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干。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整個陳列分為五個部分:序廳、中國鹽的概述、人工挖掘井時期、頓鉆鑿井時期、旋鉆鑿井時期和制鹽技術的發展,每個部分又分為若干單元,收藏有關井鹽發展的史籍、文獻和檔案資料。
館藏文物有巖口簿、治井工具、工具分類、打撈工具、契約帳冊,對研究科技史和社會經濟史具有價值。該館獨具特色的基本陳列《井鹽生產技術發展史》采用新型材料和先進的聲、光、電技術,融科學性、知識性于一體,以大量珍貴的文物、實物和歷史照片展示了2000多年來從鉆井、采鹵、開然氣開采、制鹽等方面再現了井鹽生產技術的演進和發展,提示了世界油氣鉆采技術起源于中國這樣一個事實,并表現了以深井鉆鑿技術為中心的古代井鹽生產工藝,體現了歷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
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鹽都自貢技術博物館》為題向世界各國介紹。集收藏的歷史井鹽工具、契約、帳冊、巖口薄等珍貴文物中,鉆、治井工具是中國唯一保留的古代頓鉆工具。
館內收藏、陳列有大量的有關井鹽發展的史藉、文獻、實物,展示了自李冰開鑿廣都鹽井以來,二千二百多年中四川鹽業生產的進程,對研究古代鹽業史、科技史、經濟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其中陳列《井鹽生產技術發展史》,從鉆井、采鹵、天然氣開采、制鹽等方面,展示了兩千多年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人類文明作出的重要貢獻。
1、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景區等級:AAAA級;
2、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門票:20元(預訂優惠價:18元);
3、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開放時間:8:30~17:30(17:00停止入館);
4、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電話:0813-2202083;
5、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景區地址:自貢市自流井區解放路107號
6、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怎么去?
乘車路線:成都北門車站(梁家巷汽車站)出發,晚上末班車7點半。
自駕路線:成都到自貢自駕路線:從成都出發經大面 → 龍泉驛站 → 資陽 → 內江 → 自貢,總里程為663公里。收費:成自高速收費80元、大山鋪5元自貢市區、程家橋收費站4元。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22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