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紅石峽位于榆林城北5公里處、明長城口紅山腳下的榆溪河谷。因山皆為紅石,故得名為紅石峽。在明長城口紅山腳下的榆溪河谷,當地人也稱為“雄石峽”,因為山上都是紅色石頭,所以得名紅石峽。峽谷內山奇水秀,石窟古剎林立,還有陜西省最大的摩巖石刻群。
紅石峽穿過榆溪河谷,分為南北兩段,北峽上部是天然湖泊,形成生態區,南峽依壁鑿石成窟,大大小小的石窟,沿著石窟階梯下去,有重塑的石窟佛像。紅石峽最富觀賞價值的是東西壁上的摩崖石刻,石刻有題詩、記功、紀游、喻景、抒懷等,書法真草隸篆俱全,并兼有蒙文,筆法各異,是我國罕見的一處大型摩崖石刻群,被世人所囑目,為游人所迷戀。
紅石峽東壁原來建有紅山寺,據《創建石佛殿碑記》記載:“為宋、元間古剎”,故紅石峽最早開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有近千年的歷史。明代成化年間維修后,改為雄山寺。萬歷二十八年(1600)春,峽崖崩坍,墻垣樓閣等建筑盡被毀壞。到清康熙年間又重修,更名鎮遠寺。
紅石峽,峽分南北兩段。北峽兩壁中分,上部是榆溪河聚結而成的波光粼粼、浮光耀金的天然湖泊。一股清流溢出湖面,穿石而下,飛流瀑布,水石相擊,有“水簾飛雪,石洞棲云”之稱。站在巖頭,水聲相擊,轟鳴如雷,波翻浪滾,云霧騰飛。登臨洞口,頓覺寒氣撲面,沁涼爽人,歷來被譽為奇觀。洞口刻有“蚊窟龍窩”四個大字,醒目耀眼。
南峽,東崖高12米,長250米,西崖高18米,長284米,兩壁雙峰對峙,依壁鑿石成窟,據史料記載,有44窟,窟內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題記,據記為明代所創,“文革”中盡遭破壞,所存無幾。現僅存大小石窟33處,大多分布在東崖,西崖僅有5窟,但已面目皆非,非昔勝比。
較大的石窟有圣母殿、大雄殿、觀音堂、石佛殿、圓覺殿、睡佛殿、慈仁殿、小須彌殿、園沁殿等,除個別重新塑像外,壁畫、碑記等蕩然無存。在峽東西除石窟外,存在自明成化年以來大小摩崖石刻字幅185塊,其中東崖126塊,刻字大的有4米見方,小者僅有0.03米見方,字幅長寬有1.8—44.8平方米不等。石刻有題詩、記功、紀游、喻景、抒懷等,書法真草隸篆俱全,并兼有蒙文,筆法各異,鐫刻有別,今存有巨幅題記84幅(其中東崖54幅、西崖30幅)。有為慶功題刻,有賦詩題刻;有銘記題刻。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此外還有贊頌紅石峽境地優美的如“禹跡摩崖”、“中華天柱”、“天外奇峰”、‘潮海蓬萊”、“開元圖畫”、“天成雄秀”等;也有形容軍事地位之險要如“大漠金湯”、“長天鐵垛”、“天邊鎖鑰”、‘雄鎮三秦”、“榆關雄山”、“威震九邊”等等;還有表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如“還我山河”、“中外一統”、“蒙漢一家”等等。清代榆林書法家陳漳所書“三山拱翠”以及左宗棠所題“榆溪勝地”字跡蒼勁。更有蒙文石刻,為紅石峽摩崖石刻瑰寶一絕。紅石峽石刻,是我國罕見的一處大型摩崖石刻群,被世人所矚目,為游人所迷戀。
門票價格:20元;
開放時間:8:00-17:00,;
景區電話:(0912)3602555;
景區地址: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榆陽鎮北岳廟村。
榆林紅石峽景區怎么去?
A.乘車路線:
在榆林古城乘坐公交3、11路即可到達。
從榆林火車站乘坐6路公交車在第二幼兒園站下車,換乘3路公交車在鎮北臺站下車,步行前往。
B.自駕路線:
詳見在線地圖導航探路,為您提供自駕最佳線路提示。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3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