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有很多種,而阿爾夏提景區之美,會讓你因平時工作生活重壓的身心,放松下來。也會讓你感受到人之初的淳樸之情。阿爾夏提景區位于溫泉縣哈日布呼鎮西北25公里的阿爾夏提山以西,由阿爾夏提V型河谷的中游部分河段組成獨特的地貌。這里分布著天然溫泉、遼闊草原、原始森林、空遠河谷、連綿山體,是一個原生幽雅之境。這里風光秀美,氣候宜人,云杉疊翠,松濤交響,溪吟鳥鳴,鷹舞空靈,泉洗神話,詩情畫意。
當你置身于她的懷抱,一眼望盡春花映雪韻的神奇之美;一天經歷春夏與秋冬的人間奇觀。這里不但云杉、胡楊、河柳等灌木繁多,而且也是一些野生動物與鳥類繁衍生息的樂園。真實而又夢幻的版圖上,充滿童話色彩。
在阿爾夏提大景區里,由眾多特色各異的小景區組成。每一個小景區,都會讓你感受到不一樣的驚喜與心跳。在阿爾夏提大景區,主要分布著天然溫泉景區、草原石人景區、阿爾夏提河谷景區、阿爾夏提草原風景區、古墓群景區、高山風景游覽區、察哈爾莊園休閑娛樂區等10余個小風景區,共22個景點。網格式、插花式的景點坐落格局,像一塊蘊含千姿百態風情的調色板,讓人情不自禁心醉神迷。
阿爾夏提“仙泉”景區
說到阿爾夏提景區,首先要說阿爾夏提景區的天然溫泉。這是被譽為“仙泉”的天然溫泉景區,海拔2695米,西依米爾其克草原,東臨哈日圖熱格國家級森林公園。景區總面積125平方公里,一年四季,云霧繚繞,景致極富層次感,冰峰、裸巖、青松、草原,恰似人間仙境。
阿爾夏提“仙泉”傳說
相傳,居住在天庭的七仙女中的六仙女云仙,在天庭舉行的一次燈會上被二郎神手下的哮天犬看上了。哮天犬雖然身份卑微,可在他的心里,埋藏著追求愛情的種子。從那以后,他一直尋找向云仙表白的機會。
有一次,哮天犬在護送主人二郎神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時,終于找到向云仙表白的良機,而讓哮天犬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表白不但遭到云仙的拒絕,而且被云仙的兩個姐姐聽到后,對哮天犬好一陣奚落。當時,哮天犬怕主人二郎神知道此事后懲罰,他便啞巴吃黃連,自受其辱。從這以后,他打消了向云仙表白的想法,心生惡念,冒著被貶到凡間的危險,對水云仙打起了壞主意。
有一天,云仙一個人從仙女閣去蟠桃園,被哮天犬堵住去路,云仙看到哮天犬不懷好意,她趕緊逃跑,哮天犬不舍。云仙本來想往蟠桃園跑,卻慌了神跑到了南天門,她向南天門的守衛求救時,守衛當什么沒有聽到似的。云仙無路可逃,便逃到了人間阿爾夏提境內。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哮天犬也追到阿爾夏提。最后,她實在跑不動了,便落在哮天犬的手里。
哮天犬不管三七二十一,對云仙下手。云仙全力反抗,結果無濟于事。正在哮天犬要得逞時,被阿爾夏提草原的三位老牧民看見,他們揮舞羊鞭,直沖哮天犬。哮天犬心懼,只好狼狽逃往天庭。
云仙被救后得知,在阿爾夏提境內放牧的牧人,有兩件痛不欲生的不事:其一是有很多婦女懷不上孩子;其二是一些牧民經常患病。包括救她的三位老牧民,也身患疾病。云仙了解牧民的不幸后,出于報答救命之恩,她打算回到天庭后,與她的仙女姐妹們一起想辦法,為牧民解除痛苦。謝過三位救命恩人,云仙在回天庭的路上發現,縱橫腳下的阿爾夏提風光太美了,還有生活在阿爾夏提的牧民,那么善良樸實。想到這些,她突然改變回天庭的想法,化作一團云霧,在阿爾夏提山腳的石崖,變成了一眼清流涓涓的溫泉。第二天,三位牧民發現了石崖間流淌熱氣騰騰的泉水,驚喜不已。他們一邊飲用溫泉泉水,一邊用溫泉泉水洗身。誰也沒有想到,這自然而然的一飲一洗,在過去幾天后,三位牧民發現,折磨他們多年的疾病,完全消失了。
好事傳千里,沒有幾天時間,溫泉泉水不但治愈疾病,而且還讓不孕的婦女喜得兒女的消息,傳遍整個阿爾夏提及周邊的地區。泉水給人們帶來的幸福,像花兒一樣鋪滿阿爾夏提。幸福之余,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既享恩這眼溫泉,又膜拜這眼溫泉,于是,阿爾夏提溫泉被人們譽為“仙泉”。
從此,“仙泉”的名字,傳揚四方。無論當地人,還是從五湖四海慕名而來的游客,都敬奉阿爾夏提“仙泉”。在洗浴前,奉上潔白哈達,向池水投入錢幣表達感恩。入水前,將水涂抹在額頭上,以示崇敬。
后來,聽說“仙泉”的泉水對人體健康、疾病治療、不孕癥具有神奇的功效,更多慕名“仙泉”的天南海北游人紛至沓來。這是關于阿爾夏提“仙泉”的美麗傳說。
阿爾夏提草原景區
在阿爾夏提景區,不但有天然溫泉,而且還有自古被文人墨客贊譽為“五畜的天堂”、“駿馬的金巢”的阿爾夏提草原。
阿爾夏提草原居住著蒙古和哈薩克族牧民。地勢平坦、開闊、豐饒,在每年春夏兩季,百花爭艷;蝶舞蜂鳴;松翠柏綠;牧草茂盛;牛羊遍地;氈房點點;炊煙裊裊;奶茶飄香。要說,用五彩繽紛、人間天堂之類的詞語形容,名副其實。
去阿爾夏提草原游玩,既可以飽覽草原風光,又可以在牧人家里品嘗富有民族傳統特色的各類食品:如酥油、奶酪、奶茶、馕餅等等,味美爽口,營養豐富。同時,還可以觀賞江格爾演唱、薩布爾丁表演、拖布秀兒彈奏、阿肯彈唱、蒙古族古老的長、短調等民間文藝節目。
如果你愿意或興致不減,還可以參加并感受草原夜色美。伴隨歌聲、琴聲,圍著篝火盡情舞蹈。盡情體驗草原篝火晚會帶來的無窮魅力。這是阿爾夏提草原呈現的立體式迷人之境。欣賞草原夜色,是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理想選擇。是體驗蒙古族、哈薩克歷史文化與民間風俗風情的伊甸園。
如果你在阿爾夏提草原沐浴草原夜色時,無論聽到狼嚎還是鷹鳴,心里不會恐懼,而且還感到非常溫暖。那一聲聲狼嚎或鷹鳴,是為阿爾夏提草原祈福;為生活在阿爾夏提草原的牧民祈福。接下來,給大家講一段關于阿爾夏提草原的傳說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阿爾夏提草原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的一個寒冷冬季,一只鷹在阿爾夏提草原腹地捕獵時,翅膀嚴重受傷。對鷹而言,翅膀失去飛翔的作用,只有面臨死亡。其實,擺在一只受傷鷹面前的只有兩種結局:或成為橫行霸道草原狼的美餐;或被活活凍死。當然,還有另外一種結局,那就是能得到人類的幫助。
那只鷹是幸運的,它既沒有被草原狼獵食,也沒有被凍死,它被一位牧民救了。牧民把受傷的鷹帶回氈房后,一邊給受傷的鷹包扎傷口,一邊給鷹喂食物,一個星期后,那只鷹受傷的翅膀痊愈。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那天,牧民放鷹回去時,那只鷹一直在牧民的氈房上空盤旋,戀戀不舍,遲遲不愿離開。后來,為了報答牧民的救命之恩,那只鷹發動它所有的家族成員,不再傷害牧民放養的牲畜。同時,它們專門去找草原狼談判,要求草原狼從此不能再打牧民放養的牲畜的主意,否則,它們鷹族對狼族趕盡殺絕,不會手下留情。草原狼族的頭領曾領教過鷹族的厲害,于是,無條件與鷹族達成協議,只能在阿爾夏提草原邊緣走動,不再傷害牧民的牲畜。
這以后,在阿爾夏提草原上,再沒有發生過牲畜被狼群獵食的事情。每在夜深人靜時,在阿爾夏提草原的邊緣,牧民們經常聽到狼嚎與鷹鳴。這個時候,不但沒有人害怕,反而感到很溫暖。因為,每一個牧民知道,夜晚的狼嚎與鷹鳴,是草原的吉祥之音。
阿爾夏提河谷景區
阿爾夏提溝口以北至中哈邊境15公里,形成一條狹長、幽靜的天然甬道,由北向南呈袋裝傾斜地形,峽溝最寬處約5公里,窄處2公里。有大小20條峪溝,從東西兩邊方向加盟進來,形成“眾星捧月”般的阿爾夏提河谷美景。
其中,西側的諸多小支溝,自南往北分別稱呼為察呼爾圖布新布日溝、乎熱宏代溝、呼和塔秀溝、托摩爾圖溝、阿達爾圖溝、圖布新布日溝、博日根巴侖薩拉溝等;東側的諸多支溝,自南往北分別稱呼為鄂博德比思格、喇嘛薩拉、布魯根、寧根圖鄂日格、齊魯圖、宋根圖、烏蘭乎托勒,依赫霍托勒、昆德侖、察罕哈德莫入、拜翁圖、圖日滾、博日格準薩拉等,幾乎溝溝梁梁都有名稱。
眾多支溝縱橫交錯,每條溝都有一條清泉或溪流,匯入從阿爾夏提主峰傾斜而下的主干河流。溪水匯聚,主干河流愈來愈大。當每一條支溝溪水匯聚到阿爾夏提溝口時,便形成了浪花紛飛的阿爾夏提河。河流全長42公里,年流量0.366億立方米,是溫泉縣境內,注入博爾塔拉河的15條大小河流中,僅次于鄂托克賽爾河的第二條主流河系。
從河谷口由南向北,哈日布呼鎮政府修建了一條簡易山路,綿延而上,曲徑通幽,感受另一番趣味與身心愉悅。在通往景區途中,還建有一座吊橋,橋下流水潺潺,水波輕泛,美不勝收。橋上浮浮搖搖,步履悠然,心曠神怡。過浮橋,穿松林,可直通“仙泉”。體味夏天與初秋河谷的雄渾與柔情。當然,冬季的河谷,又是另一番景象。白雪皚皚,四野靜寂,素裹一色,渾然一體。獨有流淌涓涓溫泉的地方,團團霧藹,冉冉飄逸,盡顯阿爾夏提河谷的空靈與純凈。
阿爾夏提河谷兩岸山崖陡峭,胡楊、松樹茂密,密林幽谷顯現出山川秀麗、風景怡人的神韻。河谷東岸有一條自然踩出的牧道,牧道或隱于幽靜清涼的松樹林中,或盤桓于懸崖峭壁邊,地勢崎嶇,曲折多姿、路邊老樹下的爛漫山花,令人留戀,讓人沉醉。
風韻獨特的河谷;神妙奇異的天然溫泉,已成為人們旅游觀光、避暑療養的好去處。阿爾夏提因有“溫泉”而“神”,有“峻山”而“奇”。熱情好客的阿爾夏提人,以她寬廣的胸襟熱忱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來此觀光、旅游。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阿爾夏提草原石人、古墓群,以及高山風景區的概況。
阿爾夏提景區草原石人
其實,在阿爾夏提景區,草原石人與古墓群墓葬同時呈現在阿爾夏提境內。究其草原石人與古墓群有沒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從歷史的角度講,有待研究與考證,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草原石人還是龐大的古墓群遺址的呈現,毫無疑問,現在的阿爾夏提景區,曾經有過難以想象的輝煌與風花雪月。
在阿爾夏提草原東西方向佇立的兩尊石人,靠東面的石人,神情莊重,仿佛身負重任,大義凜然,英雄氣概,歷歷在目。他面向東偏北5度,高1.45米,為白砂巖的全身雕像。圓形大臉、目似銅鈴、八字胡須、頸戴項圈,身穿反襟大衣,腰系寬帶,右手持杯,左手杖刀,足蹬皮靴,腰帶上還系有一把小刀,從石雕藝術的角度出發,其當時的石雕技術非常精細。
而西面的石人,只高出地面96厘米,此尊石人為清砂石質,面向正東。石人表面大部分已剝落不清,只有頭部尚見完整,雖采用粗刀線條雕刻而成,但也不失其逼真與氣勢。除無胡須外,大致與前一個略同。
風蕭蕭兮易水寒,曾經生活在阿爾夏提境內的戰國烏孫勇士,還是隋唐突厥將領,心靈縱橫的疆域,以石頭的名義延續曾經叱咤風云的壯歌。這是草原石人默默的敘述。不需要文字記錄,誰也可以讀懂他們熱愛家國疆域的拳拳之心
阿爾夏提古墓群景區
阿爾夏提不僅有神奇的溫泉、廣袤的草原、交錯的河谷、自然天成的景觀和人文資源,而且還有頂天立地的草原石人、遺存了距今2000多年的戰國時期烏孫土墩墓,以及隋唐時期突厥人的石柵欄古墓群。盡管漸行漸遠的時光,腐朽了歷史的軀殼,卻無法磨滅古人呈現時光隧道的輝煌與文明的軌跡。
在阿爾夏提古墓群景區,裸露在草原上的石堆墓群,像一個個虔誠修行者,過去了多少春夏秋冬,虔誠不改,秉性不移,可謂驚天動地。在整個古墓群景區,墓葬的規模比較密集。
從墓葬裸露的石頭圖案可以看出來,當時的人們舉行墓葬形式的多樣性,以及不同墓葬形式代表不同的含義。比如,從所發現的墓葬群可以直觀到,墓葬群中,既有圓形墓葬、方形墓葬,還有在圓形墓葬外圍,用鵝卵石擺成扇面形狀圖案的墓葬,圓圓方方、大大小小墓葬,總計達數百個。其中,有一處墓葬,是在大眼睛石人身后約4米處,用數百塊卵石擺成一種不規則的方陣,南北12米,東西寬9米。像一個縮小版的宮殿,在風風雨雨中標榜不滅的神話。
在其西面,有一道用兩排大小不等的三角形石塊砌成的圍墻,南北寬11米,東西長45米,如此規模的墓葬形式,也同樣像一座濃縮的城池,冥冥之中,依然續寫曾轟轟烈烈演繹的千古絕唱。不是夸張,像這樣的石人、石堆墓葬形式,在整個新疆或其它一些地區,都頗為罕見。
其實,在另一個草原石人身后,也有與此相似形式的墓葬方陣,只是規模小一些而已。曾在1973年,自治區考古隊發掘該處墓葬,出土有鐵刀,鐵匕首、鐵釘等物品。殉葬有馬匹、銅、骨制作的肚帶等馬具及石、陶等容器。
由于阿爾夏提古墓群無論久遠的年代,還是墓葬群罕見的規模與獨特的形式,以及潛藏重要的考古價值,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阿爾夏提高山風景游覽區
阿爾夏提山,是天然的觀景臺。這里有高原特有的潔凈藍天,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山峰披著皚皚白雪,氣魄雄偉。并與奇巖異樹、飛瀑流泉、草地溪流交融成一幅奇異的景觀。
遠遠望去,阿爾夏提河九曲回環,如銀鏈般穿行與山澗峽谷之中,那種在不可阻擋的奔流中妖嬈的神采,讓人如同身處仙境。北面是有草原大道之稱的國防公路,東西方向穿越。西看連綿數百公里的雪山與米爾其克草原風景區全景,十分壯觀,大飽眼福。
在高山風景區,可以步行、騎馬觀光高山景觀。當然,隨著攀登高度的變化,欣賞到的風景各不相同。有一點可以肯定,在這里,同一個季節,可以感受到四季相異的風光。如果你在山腰,看到的是青山疊翠,繁花似錦的蓬勃生機。當你往山頂攀登,卻是銀裝素裹,茫茫雪原呈現出的另一番景象。在高山雪峰,每當旭日東升時,可以看見“日照金山”的壯麗奇觀。
景區地址:新疆-烏魯木齊溫泉縣哈日布呼鎮西北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50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