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江南第一家,又稱鄭宅古鎮,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于浦江縣城東面12公里的鄭宅鎮。景區以豐富的古代家族文化和明清建筑組合為特色”青山庭院古鎮,小橋流水人家“是一組獨具情味的古鎮風貌景點。
鄭宅古鎮,嵌落在文化之邦浙江浦江縣的東部,上鄭、棗園、豐產、五房、冷水、后溪等村落薈集于此。村落之間,沒有界線,沒有隔閡,已然渾為一體。他們是鄭氏大家庭——江南第一家的繼承者,近千年的曾經共同相依相守,讓今天生活著的5000多鄭氏后裔自然去傳承小鎮古往今來的一切。
到鄭宅誰都要尋找踏進古鎮的入口,誰都會選擇走入牌坊群,不僅是它作為橫亙在古鎮外的風景線,具有全國最大牌坊群的誘惑力,更在于當踏入長長甬道時,你正踩上一道時空的隧道,進入一條歷史的長廊,走進一個文化的家園。
鄭宅古鎮聞名,皆以鄭氏家族。鄭宅鄭氏為春秋戰國時期,鄭國公第七房長子白磷的后裔。至南宋建炎年間,白磷之后鄭綺開始締造同居不分家的大家庭生活,經宋、元、明三朝,歷時近千年。
鄭氏家祖十分注重家族內部管理,積極倡導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理論,并把有序、師儉列為治家的兩大支柱,“有序則不亂,不亂則安”,以序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師儉則無欲,無欲則廉”,以儉來解決人與欲的關系。
鄭氏家族,終以孝義冠天下,最繁盛時曾15世同居330余年,3300多人共食同財共食、和睦相處;并以清廉名于世,鄭氏族人在朝為官173人無一貪瀆、廉潔奉公。
孝義家風屢受朝廷旌表,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賜封為“天下第一家”,后因對天子首族的避諱,改封為“江南第一家”,后世又稱“鄭義門”。
或許沒有準備,當邁入圣旨御封的首座“江南第一家”入口牌坊,也就是在真正邁進古鎮的門檻時,歷史與文化就如此突然而至、撲面而來。
在仰視第二座“孝義門”、第三座“三朝旌表”牌坊,認知古鎮的文化核心要義時,內心油然而生地是對歷經幾朝卻孝義風盛不衰的鄭氏大家族的感喟敬佩和迫切追尋。
進家入門后,展現在面前的是有關持家的本義,第四座“有序”、第五座“恩德”牌坊、第六座“麟鳳”牌坊、第七座“取義成仁”等牌坊,層層演繹和傳導家風不衰、家世長盛的真諦:手足情重、禮義廉恥、感恩圖報、德高為范……
第八座“禮部尚書”,是對家族從政者和家族功績的褒揚和肯定;但一切都最后歸結到第九座牌坊——“九世同居坊”,讓家族最鼎盛的同居時期來歸結所有鄭氏家族的歷史和古鎮深厚文化的淵源。
穿行完廊道,驀然回首時,卻突然發現歷史其實并不枯燥,厚重的文化蘊含在長長牌坊群構成的恢弘建筑藝術中,厚實而華麗,渾然而天成。
▲圖:金華鄭宅古鎮江南第一家千年古柏
這是一個濃縮的藝術館,木結構牌坊的舒張氣勢,石雕牌坊的潔凈矚目,磚木混合結構牌坊的古色盎然,磚雕砌牌坊的樸實凝重,九座牌坊,九重風格,九道風景。
這是一個敞開且張揚的文化園,牌坊下的赫赫聲威的石獅,牌坊頂高高翹立的檐角,不僅是建筑氣勢的物化,更是在明白地告訴我們,悠久歷史文化的張揚是這個時代的需要,儒家文化精髓的弘揚是今天一代人的任務。
行走在青石甬道上,沐浴的是陽光清風,入眼的是濃厚古意,駐心的是歷史人文,感受的是情歸此處。
1、浦江江南第一家景區等級:AAAA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浦江江南第一家門票:65元(預訂優惠價:55元);
3、浦江江南第一家開放時間:08:00-17:00;
4、浦江江南第一家電話:0579-84285881;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5、浦江江南第一家地址: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鄭寶鎮義門東路6號。
6、浦江江南第一家怎么走?
①杭金衢高速浦江出口→黃宅鎮右轉入浦鄭公路→看到“江南第一家”墻式指示牌→左拐直行到目的地;
②杭金衢高速鄭家塢出口→鄭家塢鎮進入浦鄭公路→看到“江南第一家”墻式指示牌→右拐直行到目的地。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53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