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園,位于北京天安門西側。原址是遼、金時代燕京東北郊的興國寺,元代改稱萬壽興國寺,明代改建為社稷壇,是皇帝祭耙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場所,清代沿用。1914年辟為中央公園,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改今名。
▲圖:北京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前身為明、清社稷壇,為明、清兩代皇帝每年農歷二、八兩月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1913年底,在當時擔任交通總長的朱啟鈐先生的倡導下,經多方募捐籌集資金,對古壇廟加以簡單的修整與改造,翌年(公元1914年)10月10日正式對社會開放,初稱中央公園。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曾在園內拜殿(現中山堂)中停放靈柩,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中央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是一座具有紀念性的壇廟園林。
▲圖: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在園內“保衛和平”牌坊的北部,1986年豎立有孫中山先生的銅像。同時該園還有四宜軒、花廊、格言亭、音樂堂及來今雨軒等景觀可覽。
▲圖:北京中山公園格言亭
明成祖朱棣皇帝在建造紫禁城(即今故宮)的同時,在此建社稷壇,占地近24萬平方米,現在,遼金時栽植的柏樹枝繁葉茂,明朝原有地面文物也基本保存完好。社稷壇、拜殿、神廚、神庫、宰牲亭、壇墻、壇門等一應俱在。園中的社稷壇是全國僅存的一座。分為內壇和外壇。社稷壇在內壇的正中,上面按照五行方位鋪五色土。即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中央埋設主石,亦稱江山石。壇四周的矮墻各有欞星門,墻頂按五色土的方位飾以相應顏色的琉璃瓦。
▲圖:北京中山公園古柏
中山公園以古柏著稱,園內四周有上千棵樹齡數百年的古柏,其中哺門內的七棵,據傳是遼金時代古剎內的遺物。
社稷壇,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社(土地神)和稷(五谷神)的地方。該壇座南朝北,中山公園后河的東北門,原為當時的正門。其建于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占地24萬平方米,1914年辟為中央公園,1928年改名中山公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園古建神奇,翠柏參天;亭臺廊榭,爭相輝映;景觀幽雅,引人入勝,是一座深為廣大游人所喜愛的古典名園之一。
保衛和平牌坊
▲圖:北京中山公園保衛和平牌坊
豎立于該園南門內,用漢白玉石砌成,它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反抗外國列強侵略的歷史見證。1900年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公然向義和團挑釁而被當場打死。事后,腐敗的清政府反而在東單北總布胡同西口為侵略者建“克林德坊”。1918年該坊遷入中央公園改名“公理戰勝”坊。
新中國成立后,于1952年召開的亞太會議作出決定,將該坊改為今名。“保衛和平”四字,由郭沫若題寫。
古柏

▲圖:?北京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中以古柏著稱,計有幾十棵數百年的古柏。其中南門內有七棵柏樹,相傳為遼金時代所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樹齡。尤其有棵“槐柏合抱”樹更為罕見,即在柏樹之中又長出一棵國槐,古拙參天,令人贊 嘆。
習禮亭
▲圖:?北京中山公園
位于牌坊西北側,是座六角小亭。原在鴻臚寺(禮賓機關)院中,為初次進京覲見皇帝的官員、少數民族首領及各國使臣演習禮儀之所,于1915年移建這里。
社稷壇
社稷壇是中山公園內的主體建筑,位于園內中心。這是一座三層方壇,四周用漢白玉石圍砌,壇面鋪有黃、青、白、紅、黑五色土壤,黃土居中,東青、西白、南紅、北黑,以道教的陰陽五行學說象征“天下之地,莫非王土”及國家江山政權之意。
▲圖:?北京中山公園社稷壇五色土
因據古代神話傳說,黃帝統治天下,居于中央。其由土神輔佐,持繩子,管四方,屬黃色。在天下的四方又各有一位保衛者,即東方太昊,木神輔佐,持圓規,管春天,屬青色。南方炎帝,火神輔佐,持秤桿,管夏天,屬赤色。西方少昊,金神輔佐,拿曲尺,管秋天,屬白色。北方顓頊,水神輔佐,拿秤錘,管冬天,屬黑色。五色土正中有一土龕,原豎有一根高3.6尺,1.6尺見方的石柱,名社主石或江山石,以表示皇帝江山永固之意。
▲圖:?北京中山公園社稷壇五色土
壇外筑有矮墻,四面設欞星門。明清時期,每逢春、秋仲月上戊日,皇帝要來此祭祀社、稷神。同時每逢皇帝出征、班師等,也要在此舉行儀式。
拜殿(中山堂)
▲圖:?北京中山公園拜殿(中山堂)
在社稷壇北側,殿寬五間,深三間,黃瓦朱墻,廡殿頂式。殿內和璽彩繪,富麗堂皇。祭日如下雨,便在殿內設供桌,皇帝向南行禮,所以稱為拜殿。1925年孫中山先生在京逝世,曾停靈于此,出于紀念意義,于1928年改稱中山堂。
戟門
▲圖:?北京中山公園戟門
位于拜殿之北,寬五間,門開三洞,為社稷壇的正門。原在門內外陳設有2把鍍金鐵戟,但被八國聯軍搶劫而去。
唐花塢

▲圖:?北京中山公園唐花塢
唐花塢是座燕翅形的溫室花房,噴水池內放養金魚,室內育滿各種名貴花卉,四季陳展,萬紫千紅。
蘭亭碑亭
▲圖:?北京中山公園蘭亭碑亭
蘭亭碑亭位于唐花塢西側,原為圓明園遺物,為保護文物于1917年遷建這里。石碑正面雕刻有王羲之的蘭亭修禊故事及其曲水流觴圖。碑陰面則刻有清乾隆皇帝所寫的《蘭亭序》。在碑亭的八根石柱上還分別刻有歷代著名書法家摹寫王羲之的八冊《蘭亭貼》。各柱所書的人士如下:
第一柱虞世南、第二柱褚遂良、第三柱馮承秦、第四柱柳宗元、第五柱柳公權、第六柱于敏中、第七柱董其昌、第八柱乾隆。該亭在我國書法界享有盛譽,為國寶之一。
北京中山公園相親會時間
每周日下午,中山公園北門的格言亭附近都會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匆匆路過的游客可能把它當成跳蚤市場,其實它是家長們自發組織的相親大會。
亭子外面的地上一排排整齊地鋪著招親信息,每張寫有信息的紙片后面,都站著一位頭發花白、略顯疲憊卻雙眼充滿希望的家長,為自己的大齡未婚兒女找對象,這里被稱為“相親角”,據說有十幾年的歷史了。
中山公園游覽路線:
1.從東門進入:
公園東門→格言亭→中山堂→社稷壇→蕙芳園→宰牲亭→蘭亭碑亭→唐花塢→習禮亭→孫中山銅像→保衛和平坊→公園南門
2.從南門進入:
公園南門→保衛和平坊→孫中山銅像→習禮亭→唐花塢→蘭亭碑亭→宰牲亭→蕙芳園→社稷壇→中山堂→格言亭→公園東門
3.從西門進入:
A:公園西門→蕙芳園→社稷壇→中山堂→習禮亭→孫中山銅像→保衛和平坊→唐花塢→蘭亭碑亭→宰牲亭→公園西門
B:公園西門→宰牲亭→蘭亭碑亭→唐花塢→習禮亭→保衛和平坊→孫中山銅像→社稷壇→中山堂→格言亭→公園東門
景區等級:AAAA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平日門票價格3元,半價票1.5元,唐花塢、蕙芳園聯票價格5元,半價票2.5元
開放時間:6:00-21:00;
景區電話:010-66055431;
景區地址:北京市東城區中華路4號(天安門西側)
北京中山公園怎么去?
A.乘車路線:
南門:公交1、4、5、10、37、52、802路;地鐵1號線天安門西站;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西門:公交5路。
①乘坐地鐵1號線在“天安門西站”下車,路北側向東步行1分鐘,即可到達公園南門;由北向南乘坐5路公交車,在“西華門”站下車,路東側向南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公園西門。
②乘坐1、5、10、22、37、52、728、802、專1路等公交車,在“天安門西站”下車。
B.自駕路線:
自駕車游客可行駛至南長街的公園西門,門前有收費停車場。詳見在線地圖導航探路,為您提供自駕最佳線路提示。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65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