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問茶,新西湖十景之一,是走訪龍井茶文化的著名景點。西湖龍井茶文化景區分布于“春夏秋冬皆好景,雨雪晴陰各顯奇”的杭州西湖風景區,山青水秀,景色宜人。
在獅峰山上,梅家塢里,云棲道旁,虎跑泉邊,滿覺隴中,靈隱寺周圍,九溪十八澗沿岸,翠崗起伏,綠樹婆娑。真是風景如畫,得天獨厚。
而冠名的西湖龍井茶葉有獅、龍、云、虎、梅之別,以獅峰、龍井地之茶為最優,其中奧妙,唯有親去龍井村品茗問茶方可悟出,因此就有了“龍井問茶”之趣說。
龍井泉水清澈甘洌,龍井茶更負盛名,人們爭先前來問詢,構成了獨特龍井茶文化。
杭州龍井泉
龍井泉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西面風篁嶺上,是一個裸露型巖溶泉。龍井泉本名龍泓,又名龍湫,是以泉名井,又以井名村。
龍井村是世界上著名的西湖龍井茶的五大產地之一。而龍泓泉,歷史悠久。
龍井泉由于大旱不涸,古人以為與大海相通,有神龍潛居,所以名其為龍井。又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三泉”。
龍井泉水出自山巖中,水味甘甜,四季不干,清如明鏡。
龍井泉的水由地下水與地面水兩部分組成。地下水比重較大,因此地下水在下,地面水在上,如果用棒攪動井內泉水,下面的泉水會翻到水面,形成一圈分水線,當地下泉水重新沉下去時,分水線漸漸縮小,最終消失,非常有趣。
據說這是泉池中已有的泉水與與新涌入的泉水間的比重和流速有差異之故,但也有人認為,是龍泉水表面張力較大所致。
龍井泉旁有龍井寺,建于南唐保大七年(公元949)。周圍還有神運石、滌心沼、一片云等景點,附近則有龍井、小滄浪、龍井試茗、鳥語泉聲等石刻列于半月形的井泉周圍。
龍井泉的西面是龍井村,盛產西湖龍井。龍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之“四絕”而著稱于世。古往今來,多少名人雅士都慕名前來龍井游歷,飲茶品泉,留下了許多贊賞龍井泉茶的優美詩篇。
龍井寺
龍井寺景群集中了大量的人文遺存,如乾隆皇帝親筆所題“龍井八景”。2005年,龍井寺按歷史原貌修復,整治后的龍井寺再現山水之勝、林壑之美,集泉文化、茶文化、禪文化于一景。
龍井茶文化村
位于龍井寺以西,獅子山東麓。2005年對龍井村進行了全面整治,強調其山村本色,經過整治后的龍井村,煥發了茶鄉風采,村內胡公廟、十八棵御茶、老龍井等景點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尋幽探勝。
過溪亭
又名“二老亭”。相傳蘇東坡上山拜訪高僧辨才,兩人一見如故,秉燭夜談,次日辨才親自送蘇東坡下山,后人在二人送別處建亭,名“二老亭”,兩側有龍池、瀉池。2006年根據地形條件擴大恢復龍池、瀉池水面,對周邊綠化、農居進行調整、改造,呈現西湖傳統民居風格。
風篁嶺
過溪亭邊的石崖上有乾隆所書“風篁嶺”三字。2006年整修石崖周邊環境,修復了崖上石刻。在風篁嶺摩崖石刻的崖腳,有一處水塘,據記載為“小水樂”,營造了“風篁夾道”的景觀效果。
滌心沼
在風篁嶺南面有一處方形水池,歷史上為滌心沼。“滌心”即清澈之意,整治前的滌心沼已成為一潭死水,池塘中漂浮著腐爛的殘枝枯葉,名不副實。2006年整治時,將其與龍泓澗水系貫通,營造跌宕起伏的水體景觀,沿溪流鋪設園路與風篁閣相通,在滌心沼西北岸復建小樓月林堂,形成轉承啟合的院落空間。
方圓庵
在浣花池西側山凹。相傳有米芾的題書及秦觀的《龍井記》刻于庵旁石壁,為辨才居住的地方。明代聞啟祥在庵遺址上置別業,名龍井山齋。又有王隱君山齋。今已不存。2006年整治復建了方圓庵。
“龍井八詠”陳列室
位于過溪亭的西南面。據史料記載,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遍游杭州上下天竺、龍井、云棲等地,四次到龍井觀看茶葉采制,品茶賦詩,并在龍井寺御題“龍井八景”,還撰寫龍井茶歌,封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為“御茶”。2006年通過整治工程對這所民國時期老宅進行了整修,開辟為“龍井八詠”陳列室。
“龍井八詠”詩碑廊
坐落于龍井過溪亭與蓀壁山房之間,是2006年整治開放的“龍井八景”的重要景點之一。“詩碑廊”由100多米長的木制碑廊組成,分為4段,廊內青灰色的京磚上展示了乾隆四次到龍井巡游的32首御詩,或躍于宣紙上,或刻入京磚內,具皇家氣度而不失清雅之風。其中17件是乾隆手書真跡或拓片。
中國茶葉博物館
座落于風景秀麗的龍井茶鄉,是我國唯一的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1991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2004年重新進行了打造“杭為茶都”的整合設計,使館區環境與周圍青山綠水、滿目茶園渾然一體,充分體現出一流茶專業生態休閑型博物館的特色。
龍井山園
龍井山園地處翁家山,是一處環境清幽、游覽內容豐富多彩的茶文化主題公園。2005年,針對龍井山園在硬件景觀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龍井茶文化村的改造,對山園進行了環境整治,使之成為具有一流環境、一流游覽內容、一流服務的主題游樂公園。
蓀壁山房
在過溪亭下游東側,此處曾為宋人金應桂隱居之所。金應桂,號蓀壁,擅長書畫,常以林和靖自比。2006年修復,主體建筑院落層次豐富,左可賞自然叢林、奇石裸巖,右可賞片片茶園,營造出訪隱居之士、鼓琴看畫的意境。
樟蔭品茗
在雞籠山西側山谷,片片茶園,層層茶山形成獨具魅力的茶鄉風光,幾株大香樟點綴于茶園中,形成清新可人的風景。2006年整治修繕,在大樟樹設平臺,人們可在茶園中體驗采摘的快樂,在樟蔭下品嘗新茶的清香。
精品茶宴
原龍泓澗旁有一龍井草堂,由花圃改建而成。2006年整治工程根據原建筑的空間關系進行改造,成為一處環境幽雅,品嘗精品茶宴的佳地。
西湖龍井的傳說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峰山下,看鄉女采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 ,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樂,也學著采了起來。
剛采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后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其實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里不適,并沒有大病。
此時見皇兒來到,只覺一股清香傳來,便問帶來什么好東西。皇帝也覺得奇怪,哪來的清香呢?他隨手一摸,啊,原來是杭州獅峰山的一把茶葉,幾天過后已經干了,濃郁的香氣就是它散出來了。
太后便想嘗嘗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撲鼻,太后喝了一口,雙眼頓時舒適多了,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
太后高興地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藥。”乾隆皇帝見太后這么高興,立即傳令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峰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后。至今,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還保存著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還專程去察訪一番,拍照留念。
“茶中之美數龍井”,而龍井茶又尤以西湖龍井為最美。西湖龍井的傳說也很優美。清朝年間,乾隆帝六次南巡,先后四次駕臨龍井茶區看茶農采茶、制茶。傳說,這位嗜茶的長壽之君曾親自動手采茶。他把在胡公廟老龍井寺采的一些茶芽夾在書中帶回京城,獻給皇太后觀賞。
太后看了被書夾扁了的茶芽甚是喜歡,并指定要這樣的貢茶,從此,龍井茶就保持了獨特的書簽外形。如今,到杭州旅游還可以看到胡公廟山門外生長著的當年乾隆帝采摘過并賜封為"御茶"的18棵老茶樹。
西湖龍井茶介紹
清明節前后采制的龍井茶,稱為“明前龍井”。是龍井茶的極品,產量很少,非常珍貴。按照茶芽萌發狀況和采下的芽葉大小,制成的龍井茶,茶界又分“蓮心”、“旗槍”、“雀舌”等花色。
“西湖之泉,以虎跑為最,兩山之茶,以龍井為佳、”(明高濂<四時幽賞錄>)“龍井茶,虎跑水”,這是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杭州的雙絕、
西湖龍井茶集中產地獅峰山、梅家塢、翁家山、云棲、虎跑、靈隱等地,里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龍井茶區的茶樹品種,芽葉柔嫩而細小,富含氨基酸與多種維生素,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優良品種,為龍井茶優良品質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條件。
龍井茶的采制技術相當考究、龍井茶采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歷來龍井茶采摘以早為貴,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龍井茶品質最佳,稱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質尚好,稱雨前茶。另外龍井茶的采摘十分強調細嫩和完整。
高級龍井茶全憑一雙手在一口光滑的特制鐵鍋中,不斷變換手法炒制而成、炒制手法有抖、搭、煽、捺、甩、抓、推、扣、壓磨等,號稱“十大手法”。
高級龍井茶的炒制分青鍋、回潮和揮鍋三道工序,西湖山區的龍井茶,由于產地生態條件和炒制技術的差別,歷史上向“獅”、“龍”、“云”、“虎”四個品類之別。獅字號為龍井村獅子峰一帶所產,龍字號為龍井、翁家山一帶所產,云字號為云棲,梅家塢一帶所產,虎字號為虎跑、四眼井一帶所產。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后來,根據生產的發展和品質風格的實際差異性,調整分為“獅峰龍井”、“梅塢龍井”、“西湖龍井”三個品類。”獅峰龍井”香氣高銳而持久,滋潤鮮醇,色澤略黃,素稱“糙米色”、“梅塢龍井”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澤翠綠、西湖龍井葉質肥嫩,但香味不及龍井、梅塢所產,三個品類中以“獅峰龍井”品質最佳。
高級龍井茶的色澤翠綠,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釘”,湯色碧綠明亮,香馥如蘭,滋味甘醇鮮爽,向有“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佳茗之譽。
西湖龍井采茶
杭州西湖龍井、獅峰,天竺,靈隱群山,盛產酉湖龍井茶。唐朝陸羽在《茶經》中記載:“杭州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產茶。”可見西湖產茶歷史悠久,相沿成習。
西湖龍井茶,分春茶、夏茶和秋茶。采茶講究季節,一般春茶在抽出一芽四葉或一芽五葉時采制,夏茶待抽出一芽三葉或一芽四葉時采制,秋茶在抽出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時采收。采得早,芽頭小,影響收成,采得過遲,葉質窒老,又會影響質量。
茶諺說:“前三日早,正三日寶,后三日草。”茶鄉有“女采茶,男炒茶”的習語。婦女們心靈手巧,采得快,采得好。男人身強力壯,手有勁,炒茶有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十法,全靠手上功夫。開采日,全家要吃青團子。炒茶之夜,要吃紅糖雞蛋。
采茶講究時間,茶諺說:“前三日早,正三日寶、后三日草。”炒茶要根據嫩葉在徐火炙熱了的茶鍋中的變化,熟練運用各種手法炒制,這樣才能使茶葉扁平挺秀,光滑勻齊,翠綠略黃,香馥若蘭。
1、西湖龍井茶文化景區門票:免費
2、西湖龍井茶文化景區開放時間:07:30-17: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3、西湖龍井茶文化景區電話:0571-87961002
4、西湖龍井茶文化景區地址:西湖區虎跑路47號西湖區風篁嶺山龍井路(近龍井村)
5、西湖龍井茶文化景區怎么去
乘27、游3路到"龍井"站下。乘K4、504、游1、2、3、5路、假日1、4、5、7線到“蘇堤”站、“花港”站下或乘西湖游船到花港可抵蘇堤南端,或乘7、15、27、28、游1、2、3、4、5路、假日1、4、6線到“岳廟”站、“曲院風荷”站下,可達蘇堤北端。步行進去即可。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78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