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西園戒幢寺,簡稱西園寺,坐落于蘇州城西閶門外留園路西園弄18號,為江南名剎律宗道場。

▲圖:蘇州西園古剎
始建于元至元年間(1264~1294年),初名歸元寺。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太仆徐泰時置建東園(今名留園),同時將歸元寺改為宅園,易名西園。

▲圖:蘇州西園寺
以后,其子徐溶舍宅為寺。明崇禎八年(1635年),住持茂林和尚為弘揚(yáng)“律宗”,改稱“戒幢律寺”。俗稱“西園寺”。

▲圖:蘇州西園寺大雄寶殿
西園寺牌樓重格四柱三門,臨河而立,高大雄偉;中軸線上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排列有序;東西兩廡為觀音殿和羅漢堂;寺后有放生池、西花園。其中大雄寶殿、羅漢堂和放生池最具特色。

▲圖:蘇州西園寺天王殿
大雄室殿為重檐歇山式,七楹南向,高臺列階,氣宇軒昂。殿內(nèi)正中結(jié)跏趺坐三世佛: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東方世界藥師佛、西方世界阿彌陀佛;釋迦佛兩旁侍立弟子迦葉和阿難。三世佛前站立二位天神,威風(fēng)凜凜,一位是毗沙門天王,一位是韋馱。人們感興趣的是碩大的韋馱身子前傾怎么傾而不倒,原來泥塑匠人為韋馱“穿”了一件戰(zhàn)袍,身后飄出的袍角使韋馱身子保持了平衡。

▲圖:蘇州西園寺鐘樓
大殿兩側(cè)站立二十位護(hù)法天神。三世佛后是海島觀音壁塑。北墻兩端騎獅的是文殊菩薩,乘象的是普賢菩薩。
著名的五百羅漢堂在大雄寶殿西邊,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正堂寬廣,有三進(jìn)48間,成田字形,第一進(jìn)正中是高達(dá)13米的千手觀音塑像,為整塊香樟木雕刻而成。觀音分四面,有4個身體,每面有250只手,每一手上還有一只眼睛,故又稱千手千眼觀音。

▲圖:蘇州西園寺放生池
第一進(jìn)兩側(cè)陳列木雕金身觀音菩薩“大悲咒”84尊化身像,第二進(jìn)以“四大佛山”塑座為中心,正面是普陀山觀世音菩薩坐在蓮花座上,背面是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坐在諦聽(神犬)上,北面是五臺山文殊菩薩騎在青獅上,南面是峨眉山普賢菩薩騎在白象上。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圖:蘇州西園寺羅漢堂
香客游人繞“四大佛山”一圈便象征去過四大佛山進(jìn)香。四大佛山南北兩側(cè)是濟(jì)公和瘋僧,雕塑獨(dú)具匠心。相傳這是塑造五百羅漢的兩位帶班師兄弟(鮑子云、吳曉芳)的比試之作。

▲圖:蘇州西園寺羅漢堂內(nèi)濟(jì)公瘋僧塑像
瘋僧是杭州靈隱寺的和尚,瘌痢頭、倒眉毛、半雞眼、招風(fēng)耳、塌鼻梁、歪嘴巴、高低肩、雞胸、反剪手、跛腳,號稱“十不全”。他形貌丑陋,但心靈明凈。瘋僧一手拿著吹火筒,一手拿著掃帚,面帶譏笑,栩栩如生。讓人稱絕的是瘋僧腰上的帶子,結(jié)頭似一拉就可松開的樣子,極其逼真。

▲圖:蘇州西園寺羅漢堂千手觀音
看了師兄的杰作,師弟吳曉芳也不示弱。他塑的濟(jì)公,右看滿面笑容,左看一臉愁相,正看啼笑皆非,特別是那雙眼睛傳神,無論從什么角度看去,好像都在盯著你瞧。

▲圖:蘇州西園寺五百羅漢堂
羅漢堂第三進(jìn)門額上有“靈山一會”匾額,意思是四大菩薩,五百羅漢齊聚靈鷲山聽佛說法。第三進(jìn)正中供三世佛。三世佛前站立韋馱和關(guān)羽兩位護(hù)法神。沿“田”字四壁排列的泥塑金身五百羅漢,大過于人,形態(tài)生動。

▲圖:蘇州西園寺放生池岸邊銅塑斑黿造像
蘇州西園五百羅漢堂為長江下游,東南沿海所僅有,彌為珍奇。羅漢堂后面是明徐仄時的西園遺址,寬闊的湖面中放養(yǎng)著大黿,成了寺中天然的放生池。
蘇州西園寺等級:AAAA;
蘇州西園寺開放時間:8:00~17:00;
蘇州西園寺電話:0512-65349545、65511746;
蘇州西園寺地址:蘇州市留園路西園弄18號
蘇州西園寺怎么去?
蘇州西園寺旅游交通:游1、2、3、5線,公交6、10、11、17路可達(dá)。
乘坐公交車至西園路東站下車步行可達(dá)西園寺北門,至西園站下車可達(dá)西園寺南2門,到留園站下車可達(dá)西園寺東一門。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3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