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云禪寺所在地,舊時形似葫蘆,故名葫蘆灣。也有人以為此地狀若金瓶,又稱金瓶灣,占地約27000平方米,廟房殿堂九十余間,建筑面積2600多平方米,分廟院和塔院兩部分。廟院坐北朝南,東西兩旁為鐘鼓二樓,中線依次為天王殿、月臺、大雄寶殿、藏經樓,東西分別為觀音殿、地藏殿和廂房各九間。
廟院西廂房中間有一門通向塔院,內有一座法輪塔,高五層,外形八角,內形正方,樓閣式。登臨塔頂,江城勝景一覽無余。寺內遍植名花異草,姹紫嫣紅,爭奇斗艷,襯托著寶塔的巍然雄姿。
江蘇泰興慶云禪寺,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元駙馬都尉蔡夢祥舍宅擴建,然而世事變遷,雕梁畫棟,漸有廢圮,寺旁隙地也漸漸沒入民間,僧徒遂漸漸散去。明嘉靖末,壽州(今安徽壽縣)李道明來到泰興,據慶云寺為碧霞宮,“更佛、菩薩像為東岳、天妃”。雖有呂炯、高桂兩任縣令為僧作主,將占寺者逐出,但都去而“復潛入”,“蟠居如故”。萬歷中,縣知事段尚繡查處此案,改換門庭垂15年的梵剎回歸僧家。不久,“寺之故址盡復”,為此“邑之士民父老皆踴躍歡慶”。可是此時的慶云禪寺已是面目全非,百廢待興。幸有秣陵(今江蘇江寧)安隱院僧洪祗來領寺事,啟告十方,募緣修寺。在泰興縣令陳繼疇大力支持下,“諸檀越善信踴躍效命施財”。未幾“大殿、山門、禪堂、香積無不一新”,殿內“紺發金身之容,石筵香案之供,皆種種莊嚴”,“又建二樓于殿旁,左鐘右鼓,以警晨昏?!敝链?,慶云禪寺再現輝煌。
據清嘉慶、光緒、宣統《泰興縣志》記載,有清一代,碩揆、雪悟、旦孚、宜澤、佛眉、妙懋、德溥等一代名僧先后主持慶云禪寺,相繼重修新建殿宇。迨至光緒年間,在全寺一百余畝土地上,擁有山門殿、天王殿、鐘鼓樓、伽藍殿、祖師殿、大雄寶殿、千佛樓、準提樓、西竺庵、定慧齋、崇福院等建筑130余間,另外還有下院法乳庵和普同塔院,成為古城泰興一大叢林。民國以來,履葦、慧真、智林相繼主持慶云法席,荷擔如來家業,在佛教陵夷、禪門式微的情況下,極力維護一寺僧眾的宗教生活。尤其是智林方丈在慶云常住法輪停滯、食輪難轉的艱苦歲月里,依舊守住這座風雨飄搖中的十方叢林。解放以后,他仍然與幾位老弱僧人一起,伴隨晨鐘暮鼓度春秋。十年浩劫,慶云禪寺佛像倒地、香火斷絕,本來殘破不堪、毀壞殆盡的寶殿佛樓、禪堂僧舍蕩然無存。改革開放,政通人和。泰興市人民政府為落實宗教政策,滿足公民宗教信仰要求,在本市西郊金沙中溝西岸、寶塔灣法輪塔東側重建慶云禪寺,以為宗教活動場所。歷經千年的大雄寶殿正上方的螺旋式斗八藻井等仍熠熠生輝。數易寒暑,大功告成。
慶云禪寺景區門票:免費
慶云禪寺開放時間:08:00~18:00
慶云禪寺景區電話:0523-82810033(客堂)
慶云禪寺景區地址:泰州市泰興市西郊葫蘆灣(寶塔灣)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慶云禪寺景區怎么去?
①乘車線路:
②自駕車線路:可根據如下自駕路線圖,導航前往。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3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