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州關帝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山西運城市解州鎮西關,是全球關公文化的發源地和集散地。
解州作為關公的故鄉,關帝廟興建的歷史頗早。據碑刻記載,遠在隋朝之際,解州關帝廟便已經修建。目前的解州關帝廟,總占地面積有七點三萬平方米,是海內外關帝廟中占地最廣的一處。
▲圖:關帝廟端門
在世界168個國家和地區華人居住地都建有關帝廟,在數以萬計的關帝廟中,解州關帝祖廟始建最早、規模最大、檔次最高、保存最全,被譽為“武廟之冠”。
解州關帝廟創建于陳末隋初(公元589年),宋元到明清,隨著社會各界對關公美化、圣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斷高漲,又對解州關帝廟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修復、重建和擴建,基本恢復了歷史原貌。
目前關帝廟由結義園、祖廟和正在復修的關帝御花園組成,是一處中軸對稱、前朝后寢的大型明清古建筑群。
在宋元明清一千多年間,解州關帝廟被譽為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無論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大丈夫氣概,或關公“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道德操守,或待人處事的“忠、誠、信、義”,此處都是當時進行道德教化的一個重要場所。
解州關帝廟創建于陳末隋初(公元589年),宋元到明清,隨著社會各界對關公美化、圣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斷高漲,又對解州關帝廟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修復、重建和擴建,基本恢復了歷史原貌。目前關帝廟由結義園、祖廟和正在復修的關帝御花園組成,是一處中軸對稱、前朝后寢的大型明清古建筑群。
關帝廟端門
端門位于關帝祖廟最南端,為主廟正南門,重建于明嘉靖年間,是一座古樸恢宏的磚結構宮門。外觀磚雕為仿木建筑,門楣正中鐫刻“關帝廟”三個大字,門洞背面上方有“扶漢人物”匾額,兩次間門洞上層東面橫額為“精忠貫日”,西為“大義參天”。
關帝廟雉門
雉門位于端門以北,是關帝祖廟中軸線上的第二道大門,專供帝王出入,為清代后期建筑。雉門面寬三間,進深兩間,單檐歇山頂。北面為樂樓,與雉門臺基、瓦檐同為一體,坐南向北,是祭祀帝王酬神演戲的場所,可謂一門兩用。雉門的東西兩側分別有鐘樓、鼓樓各一座。
關帝廟午門
午門位于雉門以北,是關帝祖廟中軸線上的第三道門,民國九年重建,是廟內最晚建筑。午門面闊五間,廡殿頂,七架梁。它是文武群臣待朝、獻捷、侯旨和布詔的場所。午門正面東西兩側分別繪有周倉、廖化的站像,他們是關羽的忠實部下,在這里用作關帝廟的門神。
關帝廟崇寧殿
北宋崇寧三年(1104),徽宗趙佶封關羽為“崇寧真君”,故名崇寧殿。殿前蒼松翠柏,郁郁蔥蔥,配以石華表一對,焚表塔兩座,鐵旗桿一雙,月臺寬敞,勾欄曲折,使人頓生敬佩之感。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頂,檐下施雙昂五踩斗拱,額枋雕刻富麗。
崇寧殿是關帝廟的主殿,因關羽被宋徽宗封為“崇寧真君”而得此殿名。殿前月臺上置一銅質鼎式香爐和一長方形供案,是清人仿照古代式樣鑄造的。月臺前階石上,雕有卷草、流云和二龍戲珠圖案,猶仿皇宮規制。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正如廟內碑文所云:“殿階石柱,雕龍飛騰,廟貌宏麗,甲于天下。”殿頂兩層重檐,皆以黃綠色琉璃瓦鋪蓋,正脊上八仙峙立,為別處少見。
龕內塑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圣帝君坐像,頭戴冕旒,身著龍袍,捧笏端立,神色凝重威嚴,呈現出沉著、勇猛、剛毅、凝練之氣,龕上梁枋間,懸有康熙御書“義炳乾隆”橫匾一塊,雕工纖細,色彩醒目。廊下門楣上“萬世人極”匾,乃咸豐御筆親書。前檐當中“神勇”橫匾,是乾隆皇帝之作。
關帝廟“關王故里”
關王故里前有牌坊三座,左右為木質牌樓,東曰“靈鐘鹺海”,西曰“秀毓條山”;中為石坊,橫額刻有“關王故里”四個大字。循中軸線,有山門、午門、享殿、關帝殿、娘娘殿、圣祖殿,兩邊配有太子殿、鐘鼓樓及廂房。
關帝廟結義園
由結義坊、君子亭、三義閣、蓮花池、假山等建筑組成。殘存高2米的結義碑1通,白描陰刻人物,桃花吐艷,竹枝扶疏,構思奇巧,刻技頗高,系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言如泗主持刻建的。園內桃林繁茂,千枝萬朵,頗有“三結義”的桃園風趣。
君子亭
君子亭,原名蓮亭,因解州州守張堂尊主持興建結義園時開辟的蓮池而得名,后改稱“君子亭”。
結義亭
結義亭原名三義閣,內置桃園結義線刻石碑一塊。
結義園創建于明萬歷、天啟之際,增修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與乾隆二十六年(1762)。原名“蓮花池”,后改“結義園”。結義園坐南向北,與正廟僅一路之隔,由結義坊、君子亭、“三分砥柱”影壁、假山、蓮池組成。
關帝廟正廟
坐北朝南,仿宮殿式布局,占地面積18570平方米,橫線上分中、東、西三院,中院是主體,主軸線上又分前院和后宮兩部分。前院依次是照壁、端門、雉門、午門、山海鐘靈坊、御書樓和崇寧殿。
端門為祖廟第一道大門,建于清代,通體磚構.歇山頂,檐下施仿木磚雕斗拱。部辟三門,上部書『關帝廟』門匾與『精忠貫日』、『大義參大』、『扶漢人物』匾額。門匾四周磚浮雕圖案尤佳,二龍飛舞,團花緊簇,人物表情溫和,線條流暢,造型優美。
關帝廟春秋樓
春秋樓又名麟經閣,是寢宮的主體建筑,也是廟內最高建筑,通高二十三點四米。據志書載,該樓初建于明萬歷初,現存結構為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之物。
該樓面闊七間,進深六間,二層三滴水,歇山琉璃樓頂;中部三間辟隔扇門,梢間砌墻環樓封護;中檐與下檐柱頭額枋鏤雕飛龍、孔雀、牡丹、壽星、羽神等圖案,華麗美觀,雕工精湛;三層檐下皆施華麗的層層斗拱,下檐斗拱五踩雙昂形制,龍首含珠耍頭,甚為精至華美。樓內東西兩側,各有樓梯36級,可供上下。第二層上,有木制隔扇108面,圖案古樸,工藝奇特。
更有“三絕”:關帝夜讀春秋塑像、八卦藻井、木刻《春秋》全文,皆是關帝廟精華之作。
御書樓
御書樓,原名八卦樓,面闊進深皆五間,樓身四周回廊,二層為木制樓板,中空呈八邊形,八卦之名因此而來。乾隆二十七年(1762)為紀念康熙御書“義炳乾坤”牌匾而改名。
1、解州關帝廟景區等級:AAAA級;
2、解州關帝廟景區門票價格:60元(預訂優惠價:54元);
3、解州關帝廟景區開放時間:3月21日至10月31日08:00-18:00,11月1日至3月20日09:00-17:00;
4、解州關帝廟景區電話:0359-2808369;
5、解州關帝廟景區地址:山西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西關五一路145號;
6、解州關帝廟景區怎么去?
A、乘車路線:
?運城火車站坐11路車;
?K704 運城火車站→關帝廟 汽車站→朝陽崗→市醫院→西花園→實驗中學→西城辦→新民中醫院→關帝廟;
B、自駕線路:
沿運城繞城高速公路行駛,從解州出口離開上匝道;沿匝道行駛590米,朝解州方向,稍向右轉;行駛50米,右前方轉彎;行駛1.7公里,直行進入運永線;沿運永線行駛1.5公里,右轉進入臨陌線;沿臨陌線行駛110米,過左側的火神廟約300米后,左轉;行駛8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
景區大門處有停車場,附近有加油站。
7、解州關帝廟景區住宿
解州鎮上有聯網的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郵局、醫院等服務設施。解州的住宿條件不如運城,最好返回運城住宿。關帝祖廟和關帝廟距離較近。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5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