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薩爾千佛寺,又稱千佛洞,當地人都俗稱之為吉木薩爾千佛洞,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吉木薩爾縣城西南5公里處,為北疆僅見的一座佛窟。佛突出始鑿于何時,已無從考查。清代乾隆年間被偶然發現,經重新整理,一時香火旺盛。至同治年間又毀于兵禍。
吉木薩爾石窟寺以釋迦牟尼涅磐像、三圣菩薩、十八羅漢、萬壽山、千佛像及佛教故事畫為主,配以大雄寶殿、天王殿、地王殿于一體,構成佛教文化之建筑群。
吉木薩爾千佛洞窟內壁畫,顏色如新,建筑龕洞也都保存完好,是極少數未毀于東察合臺汗國宗教戰爭的幸存佛寺之一。足以說明此洞是在大戰來臨前,預先予以埋蓋封存,以故未為占領北庭城的穆斯林所知。
清代漢民大都虔信佛教,紛紛集資,在恢復千佛洞本來面目的同時,在洞口修建了大殿,這位菜販當日落發,成為寺院主持,廟會漸興,此后歷代增修,興建了殿、觀、廟、閣等附屬建筑群,成為東部天山諸縣漢民佛教信仰的中心。
清末民初,道教先后在佛寺之西續建“三清觀”、“玉皇閣”、“定湘王廟”等建筑,使寺觀閣廟融為一體,名弛遐邇,譽載邊陲。在《新疆建置志》、《新疆游記》、《孚遠鄉土志》等志書中,均稱該處為名勝古跡。
由于歷史的發展、變遷,邊疆烽火間有發生,曾使該處名勝屢遭劫難,致以四建四毀。我們現在見到的是1993年由吉木薩爾佛教理事會募捐修建的,面目已同歷史上的千佛洞不同。壁畫、雕像均為現代工匠重新雕塑繪制。
吉木薩爾千佛洞建筑呈東西向的長方形,東面有山門。正殿坐西朝東,土木結構,南北兩則建有配房,磚木建筑。正殿為一有斗拱的硬山頂建筑,分前、中、后堂三部分。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前堂塑有丈許高的釋加佛像一尊,中堂面闊三間,繪有佛說法圖,18羅漢等塑像;后堂塑有臥佛一尊;三部分緊密相連,構成一個整體。寺院的西南搭有戲臺,供廟會組織的戲班所用。
吉木薩爾千佛寺的東、西兩面為前、后溝,泉水淙淙細流涓涓,山坡溝底,雜樹叢生。周圍低山簇擁,重巖壘嶂。每年接待前來敬香瞻拜的善男信女和專家學者達2萬余人。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六月初六,到昌吉旅游的朋友們到此一拜,熱鬧非凡。如今吉木薩爾千佛洞現已被列為昌吉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光緒年間再作修葺,那時除千佛洞外,還有廟、觀、殿、閣,雕梁畫棟,頗為華麗。到本世紀三十年代以后又因戰火頻仍,致損毀殆盡。如今,千佛洞僅余殘破不堪的壁畫和一尊不知鑿于何代的一丈六尺長的石質睡佛。
1、吉木薩爾千佛洞景區等級:AAAA級;
2、吉木薩爾千佛洞景區門票參考價格:60元;
3、吉木薩爾千佛洞景區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4、吉木薩爾千佛洞景區地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區吉木薩爾縣城西南5千米的黃土崗上。
5、吉木薩爾千佛洞景區怎么去?
⑴乘車線路:從烏魯木齊乘坐長途客車到吉木薩爾后,可包車前往千佛洞。
⑵自駕車線路:可根據如下自駕路線圖,導航前往。303省道或大奇高速至北庭千佛寺。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6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