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江蘇省蘇州、無錫兩市境內,總面積3091平方公里,其中景區888平方公里(含太湖水面529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2203平方公里(含太湖水面1931平方公里)是以太湖、沿湖山丘、島嶼的山水景觀為特色,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天然湖泊風景區。
太湖風景名勝區的包含的區域分別為蘇州市的木瀆、石湖、光福、東山、西山、甪直、同里景區;無錫市的梅梁湖、蠡湖、錫惠、馬山景區;常熟市的虞山景區;宜興市的陽羨景區等13個景區和無錫市的泰伯廟、泰伯墓2個獨立景點組成。
太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湖區屬于江蘇省。是近一萬年前隕石撞擊形成的湖蕩區,產生了太湖、陽澄湖、淀山湖、金雞湖獨墅湖、汾湖等眾多湖蕩,天體猛烈撞擊而產生了一次較強大的地震等破壞,故古人稱太湖為震澤。主要水源有二:一為來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為70多條漊港注入;另一來自江蘇宜溧山地北麓的荊溪,分由太浦、百瀆等60多條港瀆入湖。
整個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個,連同進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組成一個密如蛛網的水系。湖中現存島嶼40多個,以洞庭西山最大。東岸、北岸有洞庭東山、靈巖山、惠山、馬跡山等低丘,為著名游覽區。“太湖風光美,精華在吳縣”。太湖2400平方公里水面,吳縣占3/4,湖中72峰,吳縣市擁有58峰,13個太湖風景名勝區中,東山,西山,光福,角直,木瀆,石湖六大景區在吳縣市境內,景區內有石公山,林屋洞,啟園,天池山等著名景點。
太湖風景名勝區內主要的景點有:
太湖大橋--我國內湖第一長橋。東起蘇州吳中區(原吳縣市)胥口漁洋山,西至西洞庭山,途經長沙、葉山兩島,由3座特大橋組成,全長4308米,181孔,橋面寬12米。
鄧尉山--又名光福山、香雪海、梅海。鄧尉山也是斜插進太湖的一個半島,原屬江蘇吳縣,現為蘇州高新區。相傳東漢光武帝時,司徒鄧禹隱居于此,他官至太尉,故名鄧慰山。
蠡湖--無錫西南郊的蠡湖,又名五星湖是太湖的一個內湖,因傳說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范蠡助勾踐滅吳后,曾偕同西施泛舟于此而得名。建有“梅埠香雪”、“曲淵觀魚”、“東瀛佳色”、“楓臺顧曲”等八景以及曲岸枕水的千步長廊。
洞庭東西兩山--洞庭東山因在太湖東面而得名。主峰大尖頂是七十二峰之一,主要古跡有紫金庵的宋代泥塑羅漢像、元代軒轅宮、明代磚刻門樓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樓等。
上海方向: 蘇滬高速→蘇州繞城高速西南段→西山互通下向南→環太湖路向西→太湖大橋→西山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南京無錫方向: 滬寧高速→東橋樞紐→蘇州繞城高速西段→西山互通下向南→環太湖路向西北→太湖大橋→西山
浙江方向 蘇嘉杭(乍嘉蘇)高速→尹山樞紐→蘇州繞城高速西南段向西→西山互通下向南→環太湖路向西北→太湖大橋→西山
在蘇州市的游客: 可乘坐公交58路(原58路)到達; 以及公交691路(原911路)到達。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8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