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釣魚城,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重慶市合川區合陽鎮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占地2.5平方千米。釣魚城峭壁、古城門、城墻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繞,儼然兵家雄關,是中外聞名的古戰場遺址,現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合川釣魚城古戰場遺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觀有城門、城墻、皇宮、武道衙門、步軍營、水軍碼頭等遺址,有釣魚臺、護國寺、懸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飛檐洞等名勝古跡,還有元、明、清三代遺留的大量詩賦辭章、浮雕碑刻。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饑饉,山由此而得名。
八百年功勛歷史的留存與積淀;釣魚城之戰與世界格局的變遷,眾志成城,守土抗戰的堅韌與頑強,古戰場攻防構筑物遺跡和遺址,都是舉世無雙和無與倫比的。釣魚城保衛戰長逾36年,寫下了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例,釣魚城因此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合川釣魚城始建于南宋淳二年(1242年),由四川安撫制置史兼重慶知府余玠所主持修筑。1258年,蒙哥挾西征歐亞非40余國的威勢,分兵三路侵宋。蒙哥自率的一路軍馬進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臨合川釣魚城。蒙哥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然而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玨的頑強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后逝于溫泉寺。
釣魚城風景名勝區三山聳峙,三江匯流,阡陌縱橫,村落點綴,渡口小街古樸閑適,景區內的山形地貌及釣魚山上的石刻、石像、石洞、石墻、石澗、石崖等都具有一定的觀賞及開發價值。三江徑流,山環水繞,山水共融,山水相擁的獨具魅力的地緣優勢,這一優勢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
護國門,是釣魚城八座城門中最為宏偉的一道險關,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線上,左倚懸崖絕壁,右臨萬丈深淵的嘉陵江,上書"護國門"和"全蜀關鍵"。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釣魚城軍民在巖壁上開鑿的一條棧道。傳說,神仙拯救了百姓后,從"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戰期間所設刑場,據《釣魚城志》記載,1259年春,釣魚城主將王堅將蒙哥大汗派來說降的晉國寶斬首于此。
合川釣魚城忠義祠,始建于明清時期,是釣魚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該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
護國寺西南邊,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懸空臥佛。雕刻于晚唐時期的懸空臥佛,就一尊懸空的崖壁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氣。臥佛身長11米,肩寬2.2米,著雙領下垂袈裟,憑虛而臥,端莊慈祥,情態自然,"一臥千古"。
懸空臥佛旁,雄關險道,有千佛崖、三圣巖,崖壁上有許多名人題刻。"三圣巖"造像,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護國、白塔兩寺的住持智慧和尚和眾門徒捐資刻造的。正中是阿彌陀佛,左右分坐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脅侍。
釣魚城原為釣魚山,在合川縣城東北部,距縣城約5公里,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位于護國門之上,這就是釣魚臺。
釣魚臺是馳名巴蜀的遠古遺跡,傳說遠古之時,三江洪水泛濫,人們競相奔山避難。正當他們饑餓難熬、瀕臨死亡之際,突然從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頂上持竿長釣,以鮮魚饋贈災民,民賴以生。從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跡的石臺就被稱為釣魚臺,臺前留有五個孔穴的巨石,被稱為插竿石。
學士府邸,舉人故居,地方名人史學家張森楷,民國時期曾在此編修《合川縣志》,曾建有張森楷紀念堂,其他地方名士的遺跡、遺址。
在合川釣魚城,至今仍保留著一座具有南宋風格的“縣政府”,那就是南宋時期“最硬核”的“縣政府”石照縣衙。
小白塔、甘泉寺、八角亭等始建于北宋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歷史,八角亭(原名養心亭)是宋代名人理學家周敦頤講學和著書立說的地方。
釣魚城的停車場,就是原來的較場,較場東南邊上,是古軍營山莊,山莊里有幾座古軍營。古軍營山莊前,有寬闊的跑馬道,這是釣魚城軍民修筑的貫穿全城的軍事交通命脈,遇有軍情,守城部隊即可通過跑馬道迅速到達戰斗地點。釣魚城跑馬道遺址總長8.5公里,路面寬3.5米,可供"三馬并進,五人并行"。
沿著跑馬道,來到嘉陵江邊,陡峭的岸邊,是堅固的城墻。據說,釣魚城里倚懸崖絕壁而建的古城墻有17里長,城墻上有了望孔、炮臺口,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景區等級:AAAA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60元(預訂優惠價:57元);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開放時間:08:00-17:00;
景區電話:023-42822763;
景區地址:重慶合川區合陽鎮嘉陵江南岸釣魚山。
釣魚城風景名勝區怎么去?
A.乘車路線:
在觀音橋汽車站乘坐到合川的汽車,抵達合川后在塔爾門汽車站換乘班車直達景點,車票3元。
重慶菜園壩汽車客運站乘坐重慶至合川的客車經渝合高速公交到合川后,乘坐合川111公交車, 到達釣魚城站。
B.自駕路線:
紅錦大道 → 渝武高速公路 → 釣魚城大道 → 釣魚城。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90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