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公堤在里西湖西岸,與蘇堤平行,楊公堤景名題作“景行”,點出了楊公堤人行景移、移步換景的特色,西湖新十景之一。
▲圖:西湖楊公堤美景
1、楊公堤游玩攻略
▲圖:西湖楊公堤碑亭
楊公堤因由楊孟瑛主持開挖而成,故名楊公堤。
▲圖:西湖楊公堤林蔭道
楊公堤是與白堤、蘇堤齊名的“西湖三堤”之一,位于西湖以西,堤上有六橋,自北向南名為:環璧、流金、臥龍、隱秀、景行、浚源。
▲圖:西湖楊公堤湖景
后人為紀念楊孟瑛 ,稱此堤為“楊公堤”,堤上六橋為“里六橋”。
▲圖:西湖楊公堤一景
2、楊公堤沿線景點
楊公堤北起靈隱路,南至虎跑路,串連起:曲院風荷、金沙港、杭州花圃、郭莊、茅家埠、烏龜潭、三臺夢跡、浴鵠灣和花港觀魚等著名景區。
①曲院風荷
“曲院風荷”,原名曲院,位于楊公堤金沙澗(又名金沙港)流入西湖處,南宋這里辟有宮廷酒坊,湖面種養荷花。夏日清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下飄逸,游人身心俱爽,不飲亦醉。南宋畫家馬遠等品題西湖十景時,把這里列為“西湖十景之一”
②金沙港
金沙港東隔楊公堤與曲院風荷公園相對,南臨杭州花圃,西為浙江醫院與龍井路,北靠靈隱路。根據史跡與現狀環境條件,突出“港”的景觀特點,以體現酒文化、京昆藝術及民俗民風文化為主,充分利用趙公堤、蓋叫天故居等人文景觀資源,豐富景區文化內涵。
③杭州花圃
杭州花圃,始建于1956年,位于楊公堤流金橋至臥龍橋段西面,占地28公頃。東臨西湖,西倚西山,環境優美,是一處以“花景”為主題,以“水景”為特色,集游覽、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充滿自然野趣的綜合性公園。
郭莊
④郭莊位于西湖楊公堤畔。始建于清咸豐年間,為絲綢商宋端友所筑,稱“端友別墅”。后歸汾陽郭氏,改稱“汾陽別墅”,俗稱“郭莊”。為西湖園林中最具有江南古典園林特色的私家宅園,已被列入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茅家埠
⑤茅家埠東臨楊公堤,南為丁家山、空軍療養院、浙江賓館及五老峰,西至茅家埠村,北為南京軍區杭州療養院,包括茅家埠、翁家橋以及大小麥嶺一帶。內有茅鄉古道、通利古橋、玉澗橋、五峰草堂、醉白樓、之謙紀念亭等景觀。
⑥烏龜潭
烏龜潭東靠楊公堤,西臨三臺山路,北至空軍杭州療養院,南到八盤嶺路。景區展示西湖地區歷史上典型自然地貌和濕地生態景觀。景區通過拓展水面,設景觀小島,并以木曲橋與水岸相連,于水岸邊筑茅草亭、茅草屋等能與濕地景觀融為一體的景觀建筑小品,四季皆能成景。主要有于謙祠及永福橋兩處景點。
⑦三臺夢跡
三臺夢跡位于楊公堤三臺山路南側,總面積9萬平方米,由先賢堂、靈泉仙館、天香法雨、雪舫等景點組成,展現的是西湖湖西水系的野趣和濕地生態的歷史風貌。
⑧浴鵠灣
浴鵠灣景區東靠楊公堤,西臨三臺山路,北至烏龜潭景區,南到虎跑路。湖面聚散開合,岸線曲折有致,經源橋及花港公園內水港與小南湖貫通。景區內恢復了黃公望故居、先賢堂、黃篾樓水軒、武狀元坊、霽虹橋等故跡,恢復本地區的自然人文環境。
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地處楊公堤南段東側,蘇堤南段西側,西湖十景之一。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與雷峰塔、凈慈寺隔蘇堤相望。花港觀魚是以花、港、魚為特色的風景點。
3、西湖楊公堤的由來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圖:西湖楊公堤一景
據了解,元滅南宋后,人們把南宋的復滅歸罪與西湖,從此官府對西湖不但廢而不治,且任豪門占湖為田。此風一直到明朝中期,當時西湖已處于泯滅的危境。1503年,楊夢瑛出任杭州郡守。他不顧一切,力排眾議,經朝廷批準后,于1508年2月2日開始疏浚西湖,耗時152天。當時拆毀田畝3481畝,所挖的淤泥,一部分補益蘇堤,大部分的淤泥筑起一條與蘇堤相對,從棲霞嶺西側起,繞丁家山直至南山的長堤。西湖始復唐宋之舊,而且方便了南北交通。人們為了紀念他,稱此堤為“楊公堤”。
▲圖:西湖楊公堤林木
清代,由于里湖淤淺,楊公堤以西多為居民田桑之地,行游者稀少。雍正二年(1724)楊公堤雖還增高增闊,但終因里湖不斷淤淺、田桑擴大而廢去。
4、西湖楊公堤怎么去
①楊公堤:乘51路、52路、194路、197路、318路公交車到丁家山景區站下車即可到達。
②曲院風荷、金沙港景區、杭州花圃:公交51、52、194、197、318 “杭州花圃”站下車
③郭莊、茅家埠景區:公交51、52、197、318 “郭莊”站下車
④烏龜潭景區、三臺夢跡、浴鵠灣景區、花港觀魚:51、52、194、197、318、Y2(游2)“浴鵠灣”站下車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91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