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郵政大樓位于上海蘇州河畔,已有80多年歷史,是繼1915年天津車站郵政大樓和1922年北京天安門廣場郵政大樓之后的全國第三座郵政大樓,而前兩座大樓已不復存在。因此,上海郵政大樓是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我國早期自建的郵政大樓。1989年9月,這幢樓被上海市政府確認為優秀近代建筑,成為上海市僅有的1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上海郵政大樓建于1922年12月,由英籍郵務長希樂思負責興建,1924年11月竣工,當年12月1日上海郵務管理局從江海關大樓遷入此辦公。上海郵政大樓是一座集古羅馬巨柱式建筑與意大利巴洛克鐘式建筑風格于一體的西方古典式建筑,大樓系鋼骨水泥四層平頂,高20余米,建筑面積25294平方米,建筑雄偉壯觀,外表有仿古羅馬科林斯主柱,大樓轉角處建有鐘樓,建筑高度51.16米(不包括旗桿8.23米)。在塔式鐘樓兩旁飾有西方神話中的上帝信使麥丘利和愛神丘比特的郵政特征的雕塑,代表著郵政通信與交通。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了上海郵務管理局。1951年8月,改稱郵電部上海郵局。1955年8月,改稱郵電部上海市郵局。1958年4月,管轄上海市郵局的上海市郵電管理局遷入上海郵政大樓。1970年1月,改稱上海市郵政局,1973年12月被撤銷。1978年3月重新組建上海市郵政局。
進入21世紀后,上海市郵政局對郵政大樓進行了修繕。修繕后,郵政大樓具有郵政業務窗口、郵政生產指揮調度等功能,二樓營業大廳重現當年“遠東第一廳”的風采。大廳兩邊有大理石柜臺,柜臺上裝有精致的銅欄桿,屋頂裝有宮廷式內凹吊頂等。原郵政大樓一樓天井和靠天潼路一側二樓的原辦公用房改建成本市第一座郵政博物館。
博物館內有1909年,上海郵政總局用來運輸郵件租用的馬車;1917年春,上海郵務管理局購置的兩輛用于運輸郵件的法國克萊門特·貝亞特汽車的模型;1929年7月8日,上海第一條定期航空郵路———滬蓉航空線滬寧段開航,那架飛機高懸于此;1946年11月,上海郵政總局在滬寧鐵路列車上設了火車行動郵局,這節火車車廂也可在博物館內看到。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97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