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石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題材最豐富的道教石窟,在我國道教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雕鑿技術奇特,面型方圓。衣飾沉厚,線條簡練,風格粗獷,生活氣息濃郁。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亦是我國道教雕像的杰出代表。

龍山石窟共8窟,分別為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石窟內有道教石雕像66尊、浮雕云龍8條以及雙鳳藻井、仙鶴等諸多石雕,皆造型精美莊重,十分壯觀。

太原龍山石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元代道教石窟群,它主要開鑿于元太宗六年(1234年),由大道人宋德芳主持營造。石窟規模雖不大,但雕工精湛,工藝考究,生活氣息濃郁。因我國石窟造像多為佛教題材,龍山石窟的發現,在國內尚屬首例,為研究中國元代道教發展史以及道教石窟藝術提供了珍貴資料,意義非凡。

龍山石窟位于太原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元代(公元1271~1368年)道教石窟群。最早開鑿于隋唐時期,鼎盛于宋元之際。元太宗六年(公元1234年),元代全真教道士宋德芳(宋德芳號披云子,山東萊州掖城人,丘處機弟子)主持營造。


龍山石窟現存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三天師龕、玄真龕、披云子龕、三皇龕、七真龕及辯道龕,共9窟,石雕像65尊。石窟雕鑿內容均為道府諸神和玄門列祖,造型有坐,有臥,有動,有靜。風格樸實莊重,手法凝練,衣著雕飾簡潔素凈,表情含蓄,耐人尋味。浮雕云龍、雙鳳藻井、仙鶴等諸多石雕紋飾精美絕倫。

石窟自上而下,由西向東分為三組。第一窟虛皇龕位于龍山之頂,洞內雕有道教元始天尊及兩壁20尊諸虛皇道君神像;第二窟三清龕位于虛皇龕之下,龕中正面居中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石雕坐像,通高1.5米,兩壁6尊真人和6尊侍者雕像;臥如龕位于三清龕東側,洞中石臺上雕披云子宋德芳臥像。

自西向東巨石之間三天大法師龕內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及其子張衡、孫張魯石雕塑像,各高1.35米,另有8侍者像作肅立狀。玄真龕、辯道龕,最具觀賞價值的當數七真龕,也稱玄門列祖龕,有9尊雕像,門側各雕青龍、白虎、仙鶴、云龍,既象征神山仙境,又真實地反映了道教全真七子講經論道的情景。

太原龍山景區,位于風光秀麗、重巒疊嶂的太原西山,東臨太汾公路,西接天龍山旅游公路,與晉祠、天龍山景區緊密相連,是晉祠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龍山景區植被茂盛,人文景觀星羅棋布,著名的文物古跡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山石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北齊童子寺遺址以及姑姑洞遺址、昊天觀遺址等。
龍山景區自然風光旖旎,具有“四季時時景不同”的特色,自古以來就是旅游的勝地。山上原始植被豐茂,覆蓋面積達95%以上,植被400余種,珍禽異獸多達數十種。春夏之際,滿目青翠,山花爛漫,一入深秋,遍山盡染,漫山的紅葉與亭亭玉立的松柏相襯,極富詩意,具有獨特的韻味,“龍山紅葉”聞名遐邇。
景區等級: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30元;
開放時間:08:00-17:00;
景區電話:(0351)6349668、2536328;
景區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舊晉祠路3段609號龍山滑雪場以西。。
龍山石窟怎么去?
A.乘車路線:
1.太原火車站乘308路(原8路)公共汽車到晉祠,后乘坐去天龍山的旅游小巴,可直接到山頂。
2.交通不方便。從火車站坐公交308到西鎮站下車(離終點站晉祠公園還有2個站),然后按照景點牌示步行30分鐘左右就到龍山景區。如果不認識路的話,最好問問當地人。
B.自駕路線: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詳見在線地圖導航探路,為您提供自駕最佳線路提示。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97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