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會盟碑在大昭寺前。唐代長慶三年(823年),吐蕃贊普赤祖德贊為紀念唐朝和吐蕃會盟而建。方格形的碑身長4.76米,寬0.95米,厚0.50米。
碑陽的兩側是漢藏兩種文字刻載會盟的全文和雙方會盟的官員的姓名職位,碑陰是用藏文刻載唐蕃友好的歷史和這次會盟的經過和意義。
唐蕃會盟碑說明
公元823年,將盟文刻石立碑,用漢藏兩種文字對照,樹于拉薩大昭寺門前。即歷史上有名的甥舅和盟碑,又稱唐蕃會盟碑或長慶會盟碑。
唐蕃會盟碑的歷史地位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西面(碑陽)依據王堯的《唐蕃會盟碑疏釋》一文錄入西面的漢文碑文: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與大蕃圣神贊普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淪替,神人俱以證知,世世代代使其稱贊,是以盟文節目題之於碑也。
唐蕃會盟碑是漢藏人民團結友好的見證。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98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