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古城(米蘭遺址)位于新疆巴音郭楞州若羌縣米蘭鎮東南約五公里處,距若羌縣城約80里。米蘭遺址由唐代吐蕃古戍堡和周圍分布的魏晉時期的古建筑群遺址,以及漢代屯田水利工程設施和伊循城遺址所組成。

古代米蘭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南面的一個古代綠洲城市,座落于絲綢之路上羅布泊與阿爾金山脈的交會處。曾經,它是絲綢之路南道的一個繁忙貿易中心,是進出中亞的重要通道。商隊為了避免橫渡這個“大荒漠”(“塔克拉瑪干”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另亦有人稱之為“死亡之海”)及塔里木盆地,他們往往會選擇從米蘭南北兩邊繞過。
古米蘭曾是當時中央王朝經營西域的重要根據地。據史書記載,西漢時此地為西域樓蘭之伊循城。漢昭帝元鳳四年,鄯善王尉屠耆請求漢王朝派一將領兵到此屯田積谷,漢即派一司馬和吏士40人屯田伊循。唐中期米蘭為吐蕃所占,古堡即為吐蕃修建的一座軍事堡壘。
米蘭古城東西綿延約7公里,南北寬5公里,其間有多處佛寺、佛塔分布。古堡東西兩側更是排列著眾多的佛塔和規模宏大的寺院遺址。據說,當年法顯、宋云、惠生、玄奘等著名的高僧在西去天竺或東歸故國的途中都曾在這里拜佛講法。
若羌米蘭古城遺址在歷史上曾為一片小綠洲,它的水源來自阿爾金山的米蘭河,面積有12平方公里,是新疆保存較為完好的一處漢唐時期的重要遺跡,在此發現的文物遺址保存較完整的共有15處。
西漢時,若羌米蘭古城為樓蘭國管轄的伊循城,維吾爾語稱其為“突布提城堡”意為“種地人的城”。漢昭帝元鳳四年,樓蘭國王尉屠耆請求漢王朝派一將領率兵到此屯田積谷,漢卻派一司馬和士兵官吏40人屯田伊循城。
我國著名史學家馮承鈞、孟凡人等對唐代的史書提出了質疑,國際史學界也參加了這次大爭鳴,新疆若羌米蘭古城遺址又一次名揚中外,引起了中外新疆旅游者巨大的興趣和夢幻般的神往,每年參觀者絡繹不絕。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若羌米蘭古城遺址處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之中遺址共分三部分:一是古戍堡,二是屯田區,三是佛寺。新疆若羌米蘭古城遺址中的佛寺遺址最為壯觀,可達4平方公里,是座頗具規模的遺址。
1、米蘭古城遺址的古戍堡
若羌米蘭古城遺址古城堡是長方形,城北和城西有平地穴式長方形房屋多間,東西長 2.5米,南北寬1.5米,大小和樓蘭古城遺址三間房驚人地相似。
米蘭古城遺址古城堡北墻、西墻保存完好,東墻城堡保存基本完整,南墻損壞嚴重,幾乎全部坍塌。1973年在房內挖掘出大量吐蕃文木簡,1989年在米蘭古城遺址古城堡內發現了大量陶片,城堡東南有供嘹望用的平臺。
2、米蘭古城遺址的屯田區
從米蘭古城遺址屯田區登上城堡嘹望臺,景物盡收眼底,城堡東南沿著一條寬10─20米,長37公里的引水干渠,分布著16個屯田卒居住的群落和一個煉鐵爐的遺址。
米蘭灌溉渠道的發現證明這里是一處屯田生產區,米蘭是漢代鄯善的伊循城,是鄯善國政治、文化的中心區域;是自敦煌沿疏勒河通樓蘭、沿昆侖山北麓西行的"絲綢之路"南道上的要沖。
3、米蘭古城遺址的佛寺遺址
若羌米蘭古城佛寺遺址,由佛塔8座和佛寺3座組成。新疆若羌米蘭古城佛寺遺址一般高約3-6米,基底寬約4-10米,有夯土干打壘砌筑,也有土坯砌筑, 有的上部是中空的圓形,塔頂部已殘破。11座新疆若羌米蘭古城佛寺遺址均有盜洞,破壞嚴重。
1989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又在米蘭古城佛寺遺址中發現有翼天使壁畫兩幅,和盜走的8幅風格相同。這里的壁畫曾經有皮珊多羅王子的本生故事,青年男女群緣像故事壁畫等均被斯坦因盜走。
特別是新疆考古工作者再次發現“有翼天使”的壁畫,在國內外引起轟動。“有翼天使”壁畫被視為中亞繪畫藝術的精品,是新疆境內保存的最古老壁畫之一,是古羅馬藝術向東方傳播的最遠點的實物見證;米蘭古城佛寺遺址壁畫也被認為是了解東西方文化關系的途徑之一。
米蘭古城佛寺遺址分東、南、西三座大寺,以東大寺為代表性建筑。南大寺是我國傳統繪畫建筑,西大寺側重于犍陀羅藝術風格,我國古代著名法顯、惠生、玄奘僧人在西去天竺的途中都經過新疆若羌米蘭古城佛寺,并講法拜佛,史書多有記載。
米蘭古城遺址地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米蘭鎮東6公里處。
怎么去米蘭古城遺址?
米蘭古城(米蘭遺址)位于新疆巴音郭楞州若羌縣米蘭鎮東南約五公里處,從羌縣城沿G315向東約80里即可抵達。
從若羌縣城向東北方向沿315國道走上80公里左右,就見到了米蘭河。順著河畔一條筆直的柏油路走進去1公里多,橫著一條岔路。左手方向就進了米蘭鎮,右手方向走進去是米蘭古城遺址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98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