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源崖畫谷景區(qū)內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美麗壯觀、巧奪天工、渾然天成;有享譽世界的滄源崖畫;有被譽為“云南第一坑”、“天外來客腳印之稱”的云南最大的天坑和溶洞群(其中最大的一個坑,深235米,直徑200多米,周長720米);有連片的侏羅紀時期植物群林--桫欏、董棕林,有壯美的千米天然彩壁國畫長廊。
滄源崖畫谷生態(tài)旅游區(qū),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清新別致的佤寨村落散布山間,多彩的佤族風情輝映其中,使美麗的峽谷風光格外迷人。滄源崖畫是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佤族歷史的智慧結晶。該景區(qū)北起勐省大橋,南止中緬邊境(永和國門)167號界樁,全長78公里,總規(guī)劃面積164平方千米,涉及勐省、勐來、勐角、糯良、勐董3鄉(xiāng)2鎮(zhèn),是云南省知名景區(qū)之一。
滄源崖畫主要景點位于距滄源縣城19公里的崖畫谷景區(qū),崖畫平均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崖上,目前共發(fā)現(xiàn)了15個點,是我國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崖畫之一,也是“世界八大摩崖石刻”之一,產生于3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其顏料經專家鑒定是用動物血調和赤鐵礦粉制作的,用手指或羽毛等蘸抹顏料繪成。
崖畫內容真實生動地記錄了佤族先民們生產、生活的各種場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先民宗教祭祀及神話傳說畫面。崖畫充滿了傳奇色彩,會隨日照時間、天氣陰晴、干濕冷暖等因素不斷地變幻色彩,當?shù)厝苏f它是“一日三變,早紅午淡,晚變紫。”滄源崖畫粗獷古樸,數(shù)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年代之久遠,是研究南方古代民族歷史的重要資料,對今天的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也有著重要的借鑒和啟迪作用。
滄源崖畫谷景區(qū)自然風光秀麗,森林蔥蘢,植被茂密,巖壁林立,溪流潺潺,民風民情古樸濃郁。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游客,是極具觀賞性與娛樂性旅游景區(qū)。2009年,中央電視臺聯(lián)合云南地理研究所專程到此探險考察,并以此內容在CCTV-1《見證·發(fā)現(xiàn)之旅》欄目播出紀錄片《司崗里的傳說》。
1、滄源崖畫谷等級:AAA級
2、滄源崖畫谷門票價格:50元;
3、滄源崖畫谷開放時間:8:00-17:00;
4、滄源崖畫谷電話:(0883)7331350;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5、滄源崖畫谷地址:云南省滄源縣司崗里景區(qū);
6、滄源司崗里怎么去?
自駕線路:滄源壁畫在滄源縣東北62公里勐來鄉(xiāng),昆明→臨滄為高速路,臨滄-滄源為二極公路;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98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