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圣祠位于南湖東北部,與湖心島上煙雨樓南北相望,舊稱小瀛洲,俗稱小南湖、小煙雨樓。

清康熙時(shí)疏浚市河,堆泥于此,遂成一面積約8畝的分水墩,初為漁民曬網(wǎng)之地, 后漸成游覽勝處。清光緒年間,嘉興民間組織“惜字會(huì)”在島北部建柯三間,供樞倉領(lǐng)。
民國13年(1924)重修,建國后又多次維修。現(xiàn)詞無塑像,面積50余平方米,高12米,重循高翹,回廊南北都有石階,系殿閣式建筑。詞南為池塘,兩側(cè)道路隔開湖面與池塘。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池塘南花木扶疏,著名的舞蚊石南向聳立,姿態(tài)雄偉。石高3米,闊2米,一說又名“蛇蝎石”,歷代文獻(xiàn)屢有記載。古人贊美此石形狀奇?zhèn)ィ?ldquo;怒目探爪”、“若饑餃塹舞”。
相傳為唐代故物,又說是北宋末年花綱石遺物。石上刻有篆書“舞蚊”二字,傳系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順?biāo)鶗J谧驮海鞔浦良闻d城內(nèi),幾經(jīng)滄桑,1953年自東門大年堂前移至島上。
舞蚊石南,柳暗花明,亭樹臨波,顯得靜溫開闊。島北為湖濱公園,有九曲橋相連。
公園系1959年辟成,地廣20余畝,樹青草綠,有亭臨湖,坐憨其問,得心曠神怕之趣。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98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