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陵,是4000多年前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南稽山門外會稽山麓,距紹興城區3公里。大禹陵坐東朝西,由大禹陵、禹祠、禹廟三大建筑群組成,三者皆在一地,后二者因前者而產生,如以建筑而論,當首推禹廟。
大禹陵的入口處為一青石碑坊,其后是一條長100余米的神道,神道兩側立有石刻神獸5對。神道盡頭為大禹陵碑亭,亭內立有由明代紹興知府南大吉所書的“大禹陵”石碑。陵前還遍植有槐樹、松柏、綠竹等植物。
禹祠位于大禹陵的左側,相傳始建于夏代少康之時,以后曾多次毀廢又多次興建。現存的禹祠是近年來重建的,共兩進院落,中間以天井相隔,極富江南民間建筑特色。祠前一泓清池,悠然如鏡,曰“放生池”。“禹祠”匾由著名畫家吳作人題寫。前進的左右兩側有“大禹治水”、“計功封賞”磚雕,后進內立有大禹塑像。
禹廟位于大禹陵的右側,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以后歷代均有所修建。廟內自南向北依次分布有轅門、照壁、岣嶁碑亭、欞星門、午門、祭廳、大殿等建筑。其中明代翻刻的岣嶁碑,文字奇古,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過和功績,又名“禹王碑”。禹廟的午門寬11.6米,進深約7米,其后為祭廳。祭廳是歷代祭禹的場所,建筑結構與午門相似。祭廳東、西兩側為配殿,其中東配殿內放置有明、清時祭禹的碑刻30余件。云游網
大禹陵為何會在紹興?根據傳說,大禹曾經到達過紹興地區活動。實際上,大禹傳說中,他在治水之后最重要的一個記載,就是他在會稽山(原名據傳說為茅山)大會天下諸侯,并殺掉了來遲不恭的防風氏,確立了他天下之主的地位。會稽這個紹興幾千年的古稱就是為了紀念此事而來的。傳說又稱禹就崩于會稽,所以陵就修在了當地。
當然,歷來就有人懷疑禹時的會稽并非后來越地的會稽,太史公在《史記·夏本紀》就表示:“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
1996年,大禹陵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大禹陵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列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大禹祭典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禹陵為我國東南久負盛名的勝跡之一,具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藝術和旅游價值。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1、大禹陵景區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大禹陵參考門票價格:50元(含大禹陵、百鳥苑、香爐峰)
3、大禹陵開放時間:8:00-17:00
4、大禹陵景區地址: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守陵村
5、大禹陵怎么走?
公交站,途徑大禹陵公交站的有2路、68路(原188路)、等2條公交線路。
自駕車可根據如下自駕路線圖,查詢【大禹陵】導航前往。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99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