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中國建都最早,建都最久(1200多年),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西安濃縮了中國歷史的精華!那西安最有底蘊和氣質的十大古建筑景點是哪些?接下來小編給大家盤點下!
1、西安鐘鼓樓
西安鐘鼓樓是西安鐘樓和西安鼓樓的合稱,位于西安市中心,是西安的標志性建筑物,兩座明代建筑遙相呼應,蔚為壯觀。鼓樓建于高大的長方形臺基之上,臺基下辟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南北向券洞。
2、西安城墻
西安城墻景區,是以西安古城墻為主題,集護城河、環城林帶、順城路四位一體的環城風景區,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城垣建筑。景區總規劃面積約為4530820平方米,其中護城河611575平方米,環城林帶1920133平方米,城墻359112平方米,順城路1640000平方米。
西安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東西南北四面均開設城門,東名“長樂”,西名“安定”,南名“永寧”,北名“安遠”。
3、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創建慈恩寺。
玄奘在這里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了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識宗,成為唯識宗祖庭。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又是玄奘親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佛教界的重視。
4、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陜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后加蓋至九層,再后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后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
大雁塔的修建,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隨著佛教傳播而傳入中國的結果。大雁塔是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標志之一。
5、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唐長安城安仁坊(今陜西省西安市南郊)薦福寺內,又稱“薦福寺塔”,建于唐景龍年間,與大雁塔同為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志。
小雁塔是中國早期方形密檐式磚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層,現存13層,高43.4米,塔形秀麗,是唐代佛教建筑藝術遺產,佛教傳入中原地區并融入漢族文化的標志性建筑。小雁塔和薦福寺鐘樓內的古鐘合稱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
6、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園,也稱驪山陵。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園東側1500米處。其規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內涵之豐富,為歷代帝王陵墓之冠。
7、西安市華清池
華清池景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是以溫泉湯池知名的中國古代離宮,周、秦、漢、隋、唐歷代統治者,在此砌石起宇,興建驪山湯,周筑羅城,大興溫泉宮。
8、西安碑林
碑林,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三學街十五號。碑林的源頭可追溯至唐代立于帝都長安務本坊國子監內的《石臺孝經》、《開成石經》,正式創始者為北宋名臣呂大忠(陜西藍田人),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后經歷代收集,規模逐漸擴大。現收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9種(組)134件,一級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駿”有四駿藏于碑林。
9、西安市萬壽八仙宮
萬壽八仙宮,簡稱“八仙宮”,最早名為“八仙庵”,是西安最大、最著名的道教觀院,位于西安市東關長樂坊,系唐興慶宮局部故址,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十方叢林。
萬壽八仙宮原名八仙庵,始建年代不詳。據乾隆《西安府志》和嘉慶《咸寧縣志》,宋時有鄭生于長樂坊遇八仙顯化,遂建庵祭祀。《歷代真仙體道通鑒》說呂巖于唐會昌時在此遇鐘離權為黃粱一夢所悟遂入道,為“八仙”故事淵源。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10、西安高家大院
高家大院歷經百年滄桑,是西安市保護最完整的民居院落之一。這種精妙的建筑設計可謂獨具特色,包含著美學、民俗學、建筑學、歷史學等種種文化內涵。高家大院,在我國不止一處,多指歷史人物或名人故居等。
在西安就有兩處高家大院:其中位于北院門144號的是高岳崧的故居,興隆巷42號高家大院則是高培支舊居。涿州城內鼓樓北大街362號也有高家大院,主人是高曉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