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安,對于很多外地人來說,應該是打開手機看到網絡上傳得火熱的摔碗酒、毛筆酥的模樣。人們說社交網絡帶火了西安,其實西安絕不僅僅是一座網紅城市,還是一座十三朝古都,每一段王朝的興衰都為這個城市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果說有的城市可以讓世代生活其中的人們不愿意離開,那么西安一定是其中之一。
一朝步入西安,一日讀懂千年。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張關于西安的名片,或是秦皇的兵馬俑,或是漢唐的長安城,又或是明清的古城墻,但對于吃貨來說,西安可是他們舌尖上的心頭好。即便是星光黯淡的夜深時分,西安的街頭依舊熱鬧,每一間深夜食堂里亮起的燈,飄散出的溫熱煙火,撐起了一個城市的溫度。今天,鳳凰網旅游賞味邀請西安的美食達人辣子串巷,讓她帶領我們走進西安以味撫人的深夜。
美食在西安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陜西人對于吃總有一種獨到的霸氣,陜西人把“吃”稱為“咥”(die二聲),通“咬”字,這一叫法源自周朝。陜西人講究吉利,“咥”字也有著亨通的美意。相比于“吃”,“咥”有著更加酣暢痛快之勢。“咥”在西安人的一日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如果說白天的西安美味,是胡辣湯、冰峰、肉夾饃的味道,那入夜的西安美夢,應該是散發(fā)著烤肉、排骨面、葫蘆頭、泡饃的誘人滋味兒。那在深夜食肆里升起的煙火氣,是最能撫慰西安人心里的溫暖。每個西安人心中,都有一個可以寄托情懷的夜間覓食地。每當華燈初上,屬于西安人自己的深夜食堂便開始了。那么西安有哪些特色美食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guī)砦靼?大特色美食推薦,讓去西安旅游的小伙伴欲罷不能。
1、軍良烤肉排骨面
軍良烤肉在大北郊的名氣可謂有目共睹,肉筋焙得到位,孜然辣子香,吃時筋中有肉,肉中有油,口感層次分明。很多人都把他家稱為西安烤肉江湖的老大。
只有真正自早前便開始光顧軍良的老主顧,才知他家被廣為流傳的并非烤肉,而是一碗麻辣排骨面。舌尖麻爽的過癮勁兒,只有吃過的人才能懂此銷魂,這樣一碗香辣排骨面,應該算得上西安北郊的特有名片了。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西安北郊是比較早的一個開發(fā)區(qū),在徐家灣和紅旗廠附近,扎堆聚集著許多大貨司機和出租車司機,常跑夜路的師傅們在深夜時分最想要的,無非一碗落胃的吃食。便在彼時的北郊滋生出許多夜市攤,大多數(shù)販售一些烤肉、餛飩、炒面之類的小食,飽肚足矣,卻少了一劑提神醒腦的刺激。
直到麻辣排骨面出現(xiàn),這些夜行的人總算找到了慰藉。麻辣激爽,念念不忘,人們的口口相傳,排骨面便火了。約在25 年前,剛剛從部隊轉業(yè)的王軍良也加入了排骨面的行列,把陜西的面與排骨和火鍋湯結合,創(chuàng)新打造了麻辣鮮香的軍良排骨面。
而后,他的烤肉絕活也在西安烤肉江湖大展身手。如今25 年過去,王軍良還是堅持親自采買鮮肉,沿用最傳統(tǒng)的西安烤法——干烤和刷醬烤。不管用辣子、孜然、鹽、油的干烤方式,還是采用秘制醬汁的刷醬烤法,只要是王軍良上手烤的肉串,那叫一個講究。
烤腰子鮮嫩非常、生板筋不耙不老、烤肥瘦肥腴多汁……來到他家吃燒烤,閉著眼睛點菜也不怕出錯,不管烤啥都好吃。烤肉最講究火候,王軍良則是將火候掌握得出神入化,就連烤肉上桌入口的溫度都考慮在內。
因此,不要遲疑,但凡烤肉上了桌,抓緊著入口,這時刻吃到的便是烤肉最誘人的滋味。一口咬下,烤肉的香味和汁子猛地從唇齒間呲出來,爽!火候適中,入口頗贊。
此外,店里還供應一道別處難得一見的烤魚泡,但這份美味并非所有食客都能體驗。真是念叨這一口,別忘了提前預定,能吃到烤魚泡,那可真得和老板混個臉熟呢。
地址:西安市常青二路與渭濱東路交叉口西北角
2、王記葫蘆頭梆梆肉
要說陜西人對于深夜食堂的定義,少不了大晚上咥個葫蘆頭的畫面。葫蘆頭是西安特有的風味小吃,與羊肉泡饃相仿,卻是以肥腸、豬肚為主料。王記是一家經營了30 多年的老店,在東郊雖不能說是家喻戶曉,但在美食扎堆的經二路、韓森寨一片絕對算得上人盡皆知。
從最早父輩的七毛錢一碗到現(xiàn)在十四塊的單價,30 多年的時間,店里一碗碗葫蘆頭見證著東郊的變遷,亦不乏一家三代一起前來進餐的老主顧。
年輕的老板王姐跟老公接手這祖?zhèn)鞯暮J頭泡饃店后還對店里做了簡單的裝修,并不華麗也沒那么精美,但一切都是整齊干凈。
在陜西的老館子,基本都找不到最早的照片了,但館子里絡繹不絕的老食客卻始終是常態(tài)。
有幸在店里遇到兩位老哥,兩碗葫蘆頭、一碟兒梆梆肉、一盤兒下酒菜,再來一瓶白酒,典型的陜西人,說話都是扯著嗓子。
兩位老哥一談起這里的葫蘆頭立馬來了興致,說是從改革開放就在市場里面吃這家的葫蘆頭,至少吃了三、四十年了,味道一點兒沒變,再去吃別家,根本就吃不出來這個味道了。
只有老館子里遇到這些老吃家們,才能體會到老西安的性格——骨子里透出的直爽、硬氣!如果你在西安的館子里遇到吃飯聊天像是吵架的人,那八成就是地道的老西安。
憑著一碗葫蘆頭留住幾十年的老顧客,其秘訣少不了一鍋用心烹制的骨頭湯。店里每天用四、五十斤的大骨配上雞肉或五花肉,熬制五、六個小時之后,一鍋花白濃郁的骨頭湯就呈現(xiàn)在你面前了,老板說這湯也沒什么秘訣,只要食材選好,量給夠,都能煮得花白鮮美。冒好的饃配好調料,最后澆上這秘制的汁水,一切跟三十年前一樣。
一碗葫蘆頭上桌,剝上兩顆蒜,再來一份梆梆肉,一小碟兒泡菜,入口軟爛的梆梆肉一定要趁熱吃,大口吃,幸福、滿足,這一瞬間一定會讓你融化在這吵雜的環(huán)境里。
與梆梆肉截然不同的溫拌大腸也是店里點單率極高的一道小菜,大腸是Q 彈的感覺,但也不至于彈牙那么夸張,粉絲與酸汁料配上香菜和蒜泥,接下來吃什么都不會油膩。
大部分陜西人不善于表達,你要問他這家店好吃不,八成會說“罷了!”、“一般!”;你要問他還來不,百分百是“來么!”;你問老板開店幾十年有啥最讓你感動的呢?老板笑笑:“沒啥么!”
唯獨當年傳聞地鐵六號線可能會經過這里,因為面臨拆遷的可能,許多老人跑到店里,著急地問:“你要搬走了,我們以后吃啥呀!”簡單一句關切的問候,卻道出食客與食肆間說不清道不明的牽系。
每個食客在他家都有不一樣的美食解讀,既是習慣也是信仰。
地址:西安市公園南路與咸寧中路十字路口西北角
電話:18629355863
3、馬洪小炒泡饃
提到西安美食,人們首先想到的絕對會是熱騰騰的羊肉泡饃,這已經成為古都的一張最負盛名的美食名片!西安的泡饃店雖然成千上萬,但對每個西安人來說,人人心里都有一碗最愛的泡饃。馬洪小炒泡饃,應該就是很多西安人心中的那個“無可替代”。
這里的日銷幾乎沒下過500 碗,愛好吃小炒的西府人士,哪怕冒著高溫嚴寒、深夜路遠,也好咥一碗熱騰騰的泡饃。“雖然一吃一身水”,但圖的就是心中這頓“酣暢淋漓”。
如今的店老板是馬洪的兒子馬望名,一個三十剛出頭的帥氣伙子。頭上一頂紫紅色帽子,使他區(qū)別于其它店里的伙計。現(xiàn)在店里主要掌勺的就是他,他將每位顧客的喜好牢記在心,不用等你開口,食客心里最想要的那碗泡饃便已端至面前。
別看只是一份泡饃小炒,馬望名的目標卻不小,一門心思希望將真正的回坊美食展示給全國、傳遍世界。在繼承家傳手藝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泡饃肉小炒、生肉泡饃、泡饃蓋帽、小炒肉蓋帽、牛肚小炒、牛肚泡饃、泡饃小炒雙拼.……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
泡饃講究的無非是一碗湯,他家的湯底要熬制八個小時,泡饃湯和水比例是一比一,而不像別處,用臘牛肉湯燒雞的油來提香,會吃的人只需幾口,便能發(fā)現(xiàn)泡饃的優(yōu)良中差。
爐頭水平基本相同,也可根據(jù)個人口味叮嚀幾句,至于泡饃口湯肥瘦,一定記得告知廚師。馬洪的小炒口味較輕,若是口重的食客都會叮囑師傅加醋加辣,小炒辣子醋多,味道吃來純正過癮。
馬洪家的小炒還以其豐富的配菜聞名,黃花菜、木耳、青菜、豆腐干、雞蛋等配料不一而足,加上切成小塊的牛肉,直接用油潑辣子和醋一起炒制而成。吃到嘴里是酸酸辣辣,深夜里開胃又爽口,周身透著暖意。
待到泡饃上桌,埋頭便大干一場,腦門鼻尖都能冒著汗珠,但就是不愿抬起頭來,一口氣吃個精光,才叫過癮。最后來杯花茶解膩,味道和感覺都十足通透。
地址:西安市北大街沿二府街向西,紅埠街46號
電話:13359185583
官網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2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