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石頭城
旅游攻略
沿石城南面小道,拾級而上進入石城。
你會看到城內房屋井然,巷道縱橫,宅院相鄰,有近百戶人家。往來居民祥和,與你閑坐聊談城外之事,如家人一般。
石城里街巷狹窄,但并不閉塞,也無礙交通。
人們順勢就地建城,地面不平坦,卻是天然石路。
石城里民居群落,全部隨巖就勢
有的柱磉桌凳等均得用天生巖石稍加修琢而成,有的鑿廚中巨石為灶,有的把庭院中的巨石鑿成水缸,有的甚至將房中拒石修鑿成石床,所制作的很多生活用品可謂巧奪天工,支配和利用自然的科學水平,令人嘆為觀止。
住在石城里的居民善于農耕
他們把家園建在巨石上,把生活開墾到了巨石之外的土地上,他們壘造梯田,興建水利,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形成層層梯田環繞著巨石。
5月麥熟,10月稻黃
碧綠金黃的麥海稻浪托舉著巨輪般的石城,是寶山石頭城最美的季節。
忽必烈革囊渡江遺址
石頭城北面的陡峭巖峰,納西人稱為“刺伯太子關”
是為紀念忽必烈率領蒙古軍隊過此險關而取名的,當年千軍萬馬的蒙古軍隊就是從寶山石頭城下的金沙江對岸革囊渡江,南征大理國。
宋理宗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
元太祖成吉思汗遣太子忽必烈攻打大理國,忽必烈率元軍由甘肅臨洮翻越康藏高原,兵分三路進逼麗江,忽必烈親率中路軍,經寧蒗永寧直抵金沙江邊,隔江與石頭城相望。
當時納西族首領麥良審時度勢,毅然選擇了歸附蒙古軍的戰略,他親赴石頭城金沙江邊的刺伯渡口,打開寨門,援引蒙古軍革囊渡筏。蒙古軍隊進入寶山,經過一座陡峭的巖峰,據傳此巖峰是玉龍雪山的尾巴,雄奇險要,蒙古軍順利逾越后,麥良便將此巖峰取名為“刺伯太子關”,以志元太子忽必烈經過此巖峰。
以上僅供參考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8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