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寧蒗簡介
寧蒗彝族自治縣,俗稱小涼山。
位置: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川、滇交界處。
面積:
幅員面積6025平方公里
海拔:
縣城海拔2240米
寧蒗風景名勝眾多:
有以“情、山、水”融為一體的高原明珠瀘沽湖和摩梭母系文化;
有集高山湖泊群、萬畝杜鵑林、萬畝草甸、高山石林等景觀為一體的青龍海生態旅游區;
有望鄉臺高山草甸、女神幽谷、吉意溶洞、永寧溫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點;
有古老燦爛的彝族“畢摩文化”、普米族“韓規文化”等各民族獨特奇異的文化;
還有永寧扎美喇嘛寺、元世祖忽必列南征屯兵日月河、土司衙署等人文景觀。
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珠聯璧合,融為一體,形成了以瀘沽湖為中心,南連吉意溶洞、縣城、青龍海,北接永寧壩、三江口的景點群體。
麗江寧蒗歷史
寧蒗一名,系民國6年(1917年)設分縣時,各取永寧和蒗蕖兩地一字合并而成(永寧、蒗蕖兩州為元朝時設立)。
寧蒗歷史悠久,據發掘遺址考證,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寧蒗生產力水平低,社會發育程度參差不齊,經濟社會發展起步較晚。
解放前夕
金沙江邊的傈僳族保留著刀耕火種、游牧游耕的原始共耕制,涼山彝族保留著完整的奴隸制,壩區和半山區的摩梭人、普米族、漢族等,則處于封建領主制。
寧蒗各民族的宗教禮儀、風俗習慣、生產生活方式等,至今尚不同程度地帶有原始社會的特點和遺風。
寧蒗于1950年1月和平解放;
1956年9月20日,成立彝族自治縣;
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治理的272個貧困縣之一;
1999年,被省政府列為全省八大少數民族貧困山區之一;
2001年,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現全縣有15個鄉1個鎮,86個村委會,5個社區,1122個村民小組,32個居民小組。有12種民族,其中11種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9.99%,彝族占總人口的60.75%;2003年末,全縣總人口233327人,按新的脫貧標準計算尚有19.14萬貧困人口,其中6.28萬人處于絕對貧困境地,占總人口的27%,是個典型的山、少、邊、窮縣。
景點環境
寧蒗地處滇西北橫斷山脈中段,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境內山峰林立,溝壑交錯,屬典型山原地貌。
綿綿山自北向南縱貫全境。綿綿山以西屬金沙江高山峽谷地貌,群山爭峙,河谷深切,海拔懸殊。
綿綿山以東大部屬山原區,山勢較渾厚。主要高原平壩分布于這一帶,較大的有永寧壩(面積56.5平方公里)、白渠壩(縣城壩,面積20.5平方公里)、紅橋壩(面積20.4平方公里)。
境內最高點白巖子山主峰海拔4510.3米,最低點為寧利鄉金沙江畔子補河口海拔1350米。境內大小河流20余條,主要有寧蒗河、永寧河、碧源河,均屬金沙江水系。
氣候:
氣候屬低緯高原季風區,干濕季分明,因受高原和高山峽谷地形的影響,立體氣候顯著。
降雨量、溫度:
年均降雨量920毫米,年均日照2298小時,年均無霜期190天,年均氣溫12.7℃。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9℃左右,年極端最高氣溫將達到30℃左右。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景點民族:
寧蒗是一個多民族的山區內陸縣,居住有彝、漢、摩梭人、普米、傈僳、納西、藏、白、壯、傣、苗、回等12個民族,民俗民風純樸、獨特。
以上僅供參考
麗江旅游線路推薦:
<昆明-大理-麗江火車雙臥6日游>http://www.xialvyou.cn/wan/yunnanlvyou.htm
<大理四星溫泉SPA、麗江5天4晚雙臥品質游>http://www.xialvyou.cn/wan/fenghuaxueyue.htm
<云南昆明、西雙版納經典四日游>http://www.xialvyou.cn/wan/xishuangbanna.htm
<昆明、石林、大理、麗江、瀘沽湖8天7夜精品游>http://www.xialvyou.cn/wan/luguhuzhilv.htm
<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6日游>http://www.xialvyou.cn/wan/yunnanshenduyou.htm
<昆明、麗江、香格里拉、梅里雪山7日游>http://www.xialvyou.cn/wan/yunnanqiriyou.htm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8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