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寺
位置:
位于揚州城南古運河畔,始建于明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
寺內有文峰塔
為七層磚木結構樓閣式寶塔,每層八拱門,底層回廊式做法,二至七層為挑廊做法,塔身青磚青瓦,是塔的主要建筑構件,塔高近50米。
登上塔頂,則有“云來衣一拂,天近首難搔”之感
每當朝陽升起,文峰塔的塔影倒映在古運河的河水之中,如筆蘸硯池,成為硯池墨的景觀,故而清代李豫曾的《文峰塔》詩中有“九峰硯池塔作筆”之白。
文峰塔下為文峰寺
寺的門朝西,面臨運河,這里原稱之灣子,文峰塔寺建成后,改稱寶塔灣。
在寺門前立一名碑
上書“古運河”三個字,唐代高僧鑒真和尚第二、四、六次東渡,都從此而入長江。
文峰寺的風景
被公認為麗江所有寺院之冠,現存主體建筑,大殿和2院僧房。
大殿為三重檐樓閣式建筑
面闊22米,總進深20.2米,頂層屋頂為四角攢尖頂,形如四方亭閣,位于大殿最高層,一、二層檐下均施異形斗拱,殿內空間宏敞,高4米,6根方形金柱雕有蓮瓣及各種圖案,承托著雕卷云紋樣的大雀替。
雀替柱身通體施貼金箔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覆斗式藻井繪有喇嘛教八寶和金剛座圖樣,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
在文峰寺后面
文筆山的山腰處有一靈洞,洞旁建有靜坐堂,是滇西北紅教13個喇嘛寺的最高學府,當年各寺都派有一定水平的喇嘛教徒來這里學經深造,歷時3年3月3日3時3刻,在此期間,與外人隔絕。據稱佛門鑰匙,存放于靈洞側的一道巖縫中,藏族信徒每到雞足山朝拜,都先到這里來叩拜,稱為“借鑰匙”,歸來時往巖縫中放下1粒小石,以示送還。
交通線路:
巴士:
直接做巴士到達
出租車:
到達麗江縣后乘出租車前往
以上僅供參考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83260.html